10

从“西进苗乡”到“走出大山” 2022年07月29日

唐艳萍

在脱贫攻坚主战场贵州,教育脱贫是最卓著的战役之一。壮丽的事业,自当“有文述之,有诗颂之”。姚瑶的长诗《烛照苗乡》(贵州大学出版社,2020年)和尤立宪的长篇报告文学《坚信奋斗的力量——最美教师刘秀祥》(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年)便是其中代表。

他们一个抒写杭州退休名校长、“时代楷模”陈立群在花甲之年“西进苗乡”无偿支教的伟大诗篇;一个讲述寒门贵子、“最美教师”刘秀祥带病母“走出大山”求学,最终又投身家乡教育事业的奋斗故事。两部作品体裁、风格、人物迥然不同,但它们却明显给人“互文”的感受,这是因为两位主人公在贵州教育脱贫攻坚的战场实现了“精神链接”,即对教育本质和初心的坚守。这二位是贵州教育脱贫战线无数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的一“进”一“出”,恰好从“扶”与“立”、“输血”与“造血”两个视角反映了贵州教育脱贫的概貌。

陈立群的支教行动无疑是“输血”,是一场最生动的东西部教育扶贫协作。他有着为教育脱贫攻坚而战的高度政治自觉,同时始终怀揣对教育事业的深切情怀。作者很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点,其笔下既有颂诗的宏大话语,又有细腻深沉的个人话语。正如著名评论家石一宁为《烛照苗乡》所作序言指出,这“是一部向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献礼的颂诗”。全诗叙事与抒情并重,共4000余行,分为“烛照苗乡”“西进苗乡”“叙述”“梦开始的地方”“在苗乡”等五章,从陈立群踏入苗乡“打响扶贫战役”写起,到他如何为学生“宏志”“阻断贫穷的代际传递”,详细记叙了其伟大事迹和曲折心路历程。作品叙事轻盈又不乏诗意,立体展现了陈立群怎样将一场“领跑”和“陪跑”变成“接力跑”和“抢跑”,让我们真正看到了东西协作的意义和教育扶贫的力量。

作品最可贵之处还在于它始终将叙述基调定位在东西“协作”上,而非简单地将其描述为一场施予。主人公陈立群从不认为自己的支教是施舍,而是“传递东部教育的先进理念与方法,传递东部教育的‘爱与责任’”。《烛照苗乡》着重从几个方面展现了陈立群对苗乡教育的可持续性帮扶,即变“输血”为“造血”:一是发挥东西部协作的纽带作用,带动更多支教和助学者走进苗乡,且源源不断将苗乡师生送往外界交流学习;二是对学生实施“心灵唤醒”,重视“宏志”,促其奋斗自强,实现“精神成长”;三是将社会最底层撬动起来,形成尊师重教、耕读传家的良好民风,让“考出一个孩子/脱贫一个家庭/带动一个寨子”成为民众共识;四是改善学校育人条件,重视教育管理改革,建设一支“带不走”的教师队伍,强化育人能力。

相较陈立群,刘秀祥的自我奋斗就是“造血”,是贵州教育发展的内生动力。刘秀祥有着更深刻的“在场感”,对乡民的困苦、学生所承受的穷与志的双重重压,他都有切身体会,因此对教育脱贫更有着一份天然的使命感、紧迫感。尤立宪用“坚信奋斗的力量”作为书名可谓再恰当不过,它既是对主人公刘秀祥奋斗人生经历的高度概括,又是对他教育理念的精确提炼,另外,这也是对贵州教育自我奋斗道路的诗性隐喻。

作品从刘秀祥的寒微出身写起,细陈他青少年时期的艰难求学,并最终落脚在他为家乡教育事业所作奋斗和贡献上。作者为刘秀祥的教育理念提炼出三个“唤醒”,即唤醒信心、决心和初心。刘秀祥自身的经历便是“读书能改变命运”最深刻的诠释,因此他总是力图现身说法,去唤醒家长和学生对“读书有用”的信心。与陈立群一样,刘秀祥也认为,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唤醒,而启发学生对生活、对老师、对父母、对国家、对世界的深情才是使学生获得源源不断的力量的根本,也才能唤醒学生发奋读书的决心。作为教师中的一员,刘秀祥深知只有唤醒教师的初心,才能促使他们不断精进业务,提升育人水平,增进职业获得感。这三个“唤醒”与陈立群的扶智扶志是能一一对应的。两位主人公都不约而同地强调“唤醒教育”,重视“宏志”,其实便是对教育本质和初心的坚守。

无论是“输血”的陈立群,还是“造血”的刘秀祥,都没有因为“赶路”而急功近利,恰恰相反,他们有意“放慢脚步”,不单关注眼下教育的改善,更着眼教育的长远发展。对教育本质和初心的这份坚守,是教育脱贫攻坚之路上最动人的姿态,昭示了贵州教育脱贫的活力与动力,将此揭示给世人看,这也正是两部作品魅力和意义之所在。在贵州脱贫攻坚题材文艺作品呈井喷式发展的态势下,能有像《烛照苗乡》《坚信奋斗的力量》等越来越多的自觉书写教育战线先进典型的作品出现,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它一方面显示了贵州文艺的敏锐和担当,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全省对教育作为脱贫攻坚关键抓手的关注和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