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轻快地驶过贵黄高速、“册三”公路、湄潭27°茶海路,载着远道而来的作家们一路行一路看。7月25日,“名家书写贵州交通”采风创作活动正式启动,省内外名作家兵分两路奔赴贵州山乡,在“路上”识贵州、写贵州,探寻高原何以变成“高速平原”的缘由。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从“地无三里平”到“高速平原”“桥梁博物馆”,贵州交通的历史性跨越,为贵州按时高质量打赢脱贫攻坚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铺就了前行的坦途。“路”延伸了无数贵州人的追梦脚步,如此的波澜壮阔值得被书写、被记录、被看见,正如采风名家们所说,“这正是新时代现实主义文学创作的鲜明主题”。
潘灵、段平的《贵州时速》与钟法权的《人间飞虹》两书,即以贵州交通建设为题材,分别从贵州路和贵州桥切入书写,全景式呈现了贵州建设高速平原的不凡历程。“路”与“桥”相融相嵌的诗意场景让王太军既看到了贵州交通的美与实,也看到了文学书写的情与真。他在《贵州交通建设的文学书写》一文中写道,“两书全面展现了贵州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弱到强、由单一到立体的过程……两书作者温情、专业、多样化的文学表达方式,也为当前表现贵州发展变化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一条可资借鉴的写作路径。”
交通发展,不仅打通了城市主干的“大动脉”,还疏通了乡村的“毛细血管”,让乡村振兴与千家万户紧密相连。报告文学《新黔中行》便是诞生在这条“振兴之路”上的作品。作者彭芳蓉用文学的手笔和新闻的眼光去审视“人”与“路”的发展,记叙了贵州乡村的民生路、产业路、致富路。谢雪姣将自己置身于那一条条“路”上,在阅读与想象中完成“理解的重构”。在《〈新黔中行〉中的新人形象与村寨新貌》一文里,谢雪姣用“新貌与蝶变”来表述自己的见解,在她看来,乡村新人的注入构成一个新的村庄空间,村寨新貌又不断地激活新人的艰苦奋斗和思维转变之路。这批典型的新人形象讲述着关于黔中乡村振兴的动听故事,创造着新的历史。
人才如何在乡村创造新的历史,如何在乡村发挥作用?这是长诗《烛照苗乡》与长篇报告文学《坚信奋斗的力量——最美教师刘秀祥》两书表达的核心主题。唐艳萍在《从“西进苗乡”到“走出大山”》一文中写道,“陈立群与刘秀祥是贵州教育脱贫战线无数优秀教师的代表,他们的一‘进’一‘出’,恰好从‘扶’与‘立’、‘输血’与‘造血’两个视角反映了贵州教育脱贫的概貌。”唐艳萍的评论独到而又周匝,她透过显性的文本回归到人物本身,关注两书中最为突出的主体,以探究人与乡村、乡村与教育的紧密关系。
交通发展、教育扶贫、乡村振兴,三篇评论文章,看似聚焦主题各不相同,却向读者传递了“隐形互文”的主线关系,交通网络四横八纵,连接乡村、连接教育、连接人才,由一条路延伸另一条路,每一条路带来的“乘积效应”都让人们以最直接、最生动的方式,感受着时代的脉动、社会的发展,看见贵州的千年之变。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文艺评论”的三位作者,均为我省高校的在读博士生。这样的“文艺评论”专版,在《贵州日报》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回望世纪之初,省内高校博士点极少,硕士点也较少,现如今,我省高校博士招生已成规模。首次由贵州本土高校三位在读博士生作者组合的“文艺评论”版面,不也是印证贵州千年之变的一个生动细节吗?
—— 向秋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