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习近平的山海情 2022年07月24日

(上接第1版)

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为如期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6年7月20日,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打了一个非常形象的比方:“这就像六盘山是当年红军长征要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一样,让全国现有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我们打赢脱贫攻坚战必须翻越的最后一座高山。”

人心齐,泰山移。正是在习近平开创的闽宁经验示范下,来自东部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理念源源不断输入西部,促进贫困地区提升“造血”能力,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大家合力拔穷根、携手奔小康,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25年过去,8000多人的闽宁村已经成长为6万多人的闽宁镇。昔日尘土飞扬的“干沙滩”已换装为绿树成荫、良田万顷的“金沙滩”,年人均可支配收入从500元增至1.6万元。

如今,宁夏已相继“孵化”出160多个闽宁示范村,建设了闽宁镇、石狮镇、惠安村、南苑村、团结村等一批生态移民示范村镇。

宁夏干部群众说起“山海情”,无不感激习近平提出的闽宁帮扶举措的开创性、务实性、精准性——每年召开对口扶贫协作联席会议,建立“点对点”“一对一”的市县结对帮扶机制,闽宁互派干部挂职锻炼……

住上小楼的谢兴昌,5个子女已成家。“希望通过图片展示和我的讲解,让年轻一代了解闽宁镇的过去和现在,饮水思源。”他说。

优势互补,“山海情”鼓舞人心

在宁夏,有一群福建人被亲切唤作“宁夏菇爷”。国家菌草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林占熺就是其中一位。

林占熺是菌草技术的开创者。1997年4月,林占熺被习近平点将,带着团队和六箱菌草种从福建直奔西海固的彭阳县。

“1997年4月,在银川召开的闽宁对口扶贫协作第二次联席会议上,菌草技术被列为闽宁对口扶贫协作项目。习近平同志亲自在联席会议纪要上签字。”林占熺回忆。

宁夏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与福建大不相同,要用发源于福建的菌草技术“以草代木”栽培食用菌,难度可想而知。

林占熺指导村民建半地下室菇棚、利用废弃的窑洞栽培食用菌。那时,他经常住在菇棚里,以便夜间起来检查温度变化。

半年后,用作物秸秆栽培香菇、平菇、双孢蘑菇等食用菌取得成功,参加食用菌生产的示范农户当年收入翻了一番多。

54岁的闽宁镇园艺村村民刘昌富回想起20多年前,他在林占熺手把手指导下,在自家院子里盖菇棚、种菌草的情景。“头一年就挣了7000多元,当时哪见过这么多钱!”

2000年7月5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习近平出席了在省政府举办的、专门为林占熺授奖的颁奖会。他指出,菌草技术的优势在全国相当突出,要继续让它在扶贫致富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至2021年底,宁夏全区食用菌总产值1.93亿元,菇农户均每年增收2万多元。菌草成为当地百姓脱贫的重要产业之一。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宁夏考察时强调:“要因地制宜,把培育产业作为推动脱贫攻坚的根本出路。”

早在上世纪80年代,习近平在厦门工作期间就曾探索闽宁产业合作。当时厦门同安县经济落后,但水资源很好,当地想办啤酒厂增加产值。习近平得知后,明确提出将宁夏的啤酒花引入同安。啤酒厂于1988年投产后,年产2000吨,税收200万元。

“现在,发展乡村产业,不像过去就是种几亩地、养几头猪,有条件的要通过全产业链拓展产业增值增效空间,创造更多就业增收机会。”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习近平总书记不断推动东西部协作转型升级。

闽宁镇福建援宁干部李辉钦将习近平总书记的话铭记于心。2021年,他线下和农产品加工企业挨家谈合作,线上在直播间卖力带货,枸杞、葡萄酒、滩羊等宁夏农产品在他手里成为一件件“万单爆品”。

“总书记的话给我很大启发,宁夏的农产品不能局限于闽宁两地间‘献爱心’式的消费扶贫,要走向更广阔的市场。”李辉钦说。

如今闽宁协作发展起多少产业?宁夏人如数家珍——葡萄种植酿造、畜牧加工业、劳务输出、新能源、电商……目前,已有6700多家福建企业入驻宁夏,每年有5万多宁夏人在福建务工,深度互嵌的闽宁产业协作成为宁夏高质量发展的硬核支撑。

闽宁协作,不仅在产业层面,还有思路和精神的互学互助。

习近平总书记对脱贫攻坚的物质与精神辩证关系有着深邃思考:“我在福建宁德工作时就讲‘弱鸟先飞’,就是说贫困地区、贫困群众首先要有‘飞’的意识和‘先飞’的行动”“摆脱贫困首要并不是摆脱物质的贫困,而是摆脱意识和思路的贫困”。

无论是产业、理念还是精神,闽宁协作从来都不是单方面的援助。25年前第一次来到宁夏,习近平就对互学互助提出要求:“一定要静下心来,要耐得住寂寞,要把东部的经验带过来,把西部的精神带回去。”

“闽宁协作就是一所没有围墙的大学。”这是福建、宁夏干部群众的共同感受。近年来,无论是福建援宁工作队赴任,还是福建代表团在宁夏考察学习,六盘山红军长征纪念馆都是重要一站。

“要发扬毛主席在《清平乐·六盘山》中所抒发的‘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勇于担当、主动作为,勇于斗争、善于斗争。”2020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宁夏时殷殷嘱托。

“黄土高原的粗犷锤炼了我们,西海固人民的坚韧教育了我们,在宁夏深刻感悟‘不到长城非好汉’的革命精神是我们一生的宝贵财富。”福建省第五批援宁工作队领队周秀光说。

接续奋斗,“山海情”点亮明天

“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这在世界上只有我们党和国家能够做到,充分彰显了我们的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

2016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东西部扶贫协作座谈会上强调。

滴水穿石,久久为功。

正是政治优势和制度优势,让中国把一个个“不可能”变为“可能”。

截至2020年底,福建省、福建对口帮扶市县(区)及社会各界累计投入帮扶资金33.69亿元,帮扶资金60%以上用于宁夏深度贫困地区,援建项目4000多个。2020年11月,宁夏最后一个贫困县——西吉县如期脱贫。

2021年2月25日,人民大会堂,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时任闽宁镇党委书记张文接过闽宁镇荣获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奖牌时,习近平总书记以8个字深情勉励:“一以贯之,刮目相看!”

随后不久,2021年4月8日,全国东西部协作和中央单位定点帮扶工作推进会在宁夏银川召开。会上传达学习了习近平总书记对深化东西部协作和定点帮扶工作的重要指示。习近平总书记对东西部协作有着更加长远的谋划——

“要适应形势任务变化,聚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全党要弘扬脱贫攻坚精神,乘势而上,接续奋斗”;

“要完善东西部结对帮扶关系,拓展帮扶领域,健全帮扶机制,优化帮扶方式,加强产业合作、资源互补、劳务对接、人才交流,动员全社会参与,形成区域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良好局面”……

2021年5月,福建和宁夏召开了闽宁协作第25次联席会议,签订合作项目49个,共同编制了《“十四五”闽宁协作规划》,推动闽宁协作进一步走深走实。

明确闽宁镇打造东西部协作示范镇、移民致富提升示范镇、乡村振兴示范镇,推进10个闽宁产业园转型升级、提质增效,全面巩固提升100个左右闽宁示范村,“十四五”末在宁闽籍企业(商户)达到1万家左右……

由政府主导向发挥市场主体作用转变、由单向援助向双向互动转变、由扶贫协作向全面合作转变——《“十四五”闽宁协作规划》紧扣协调发展、协同发展、共同发展的指导思想,提出闽宁协作于“十四五”期间在“东西部协作工作中继续走在前列、作出示范”。

山海缘未了,山海情更深。

回望来路,面向未来,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只要我们坚持党的领导、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一定能够办成更多像脱贫攻坚这样的大事难事,不断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

(新华社银川7月23日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