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大厅。 向秋樾 摄
“见灵厅”里的小熊猫标本。向秋樾 摄
贵州师范大学的老教学设备。向秋樾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向秋樾
黑亮的眼睛炯炯有神,棕白相间的毛发在灯光的照耀下更显顺滑,两只小熊猫亲密紧凑在一起,一只站着,一只趴着,对目相望。颇为“戏剧性”的是,小熊猫的左邻右舍是健壮的花豹、抬头张望的华南虎、踱步休闲的黑熊,当然,还有精怪的林麝、活泼的金丝猴、憨态的小麂等。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见灵厅”里的奇妙呈现。除了栩栩如生的森林动物,展厅里还展陈了各式各样的地下生物、鸟类、昆虫类、梵净山珍稀植物等2000余件动植物标本,以鲜活灵动的方式立体展示了贵州动植物资源的多样性,让人感受生命的神奇与多元。
“见形”“见灵”“见神”“见智”,这是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的四大展厅,也是这里独特的审美体现。山,是贵州山地文明的筋骨,于是在“见形厅”,山与石成为无与伦比的主角。从怪石嶙峋的溶洞到关岭古生物化石群,“见形厅”让每一个认真靠近的人得以看见贵州由海洋变成陆地的奇妙地质演化历程,浏览到贵州神奇的喀斯特地貌。
“见灵厅”自带吸引属性,丰富多样的动植物标本不用过多语言介绍,其独特的外形魅力总会让第一次参观的人发出“真的太神奇了”的惊呼。解说人员说:“4岁的小孩进来会说‘太可爱了’,70岁的老人看了也感叹‘确实是乖’。”
“见神厅”不同于“形”与“灵”的自然属性,族群的心灵与艺术让这里充满了神秘的人文韵味。山地民居的建筑、民族服饰的精巧、戏剧与歌舞,在极具贵州特色的浓厚文化氛围的衬托下,让看展这件事变得更加深刻,更有亲切感。逛展时,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说,展厅里的服饰模特都是按照贵州人的外形特征定制的,他们希望这些华丽珍贵的民族服饰能够以最好的姿态展现给参观者。原来,这也是“亲切感”的来源之一。
“见智厅”则完全是新时代的“智慧产物”。展厅展出了贵州师范大学在红色文化研究与传播、喀斯特生态及环境治理研究、大数据及网络安全研究等8个领域的特色科研成果。
“贵州民族乐器厅”“贵州民族传统体育厅”“教学仪器设备厅”“师大光影”“特展厅”“时光照相馆”和“香樟印象”7个展厅组成了配套展区,民族乐器、传统体育器具、教学设备等物件,都蕴藏着一个故事、一段历史,它们所具备的丰富性和知识性或许会让人们告别“始于好奇,终于颜值”的初级浏览,引导观者细心解密、探寻和学习。
在最受欢迎的时光照相馆,我在那里邂逅了贵州师范大学成长的“时光轨迹”,照片墙就像喀斯特地貌的弯道一般布局其间,桌椅、钢琴、老教室在夕阳的晕染下,多了几缕复古味道,似乎下一秒就要“穿越”。
结合了地理学、生态学、生物学、非遗等学科优势和研究特色进行的设计和布局,也使“贵州山地文明”这个核心主题有了极具诗意化的表达,它消除了文博之旅“单一打卡”的固化思维,学科研究特色的知识多样性加固了游客和博物馆的关系,正如我所体会到的那样,“我只看到了冰山一角,还有一望无际的海洋等着我下次再访。”
作为高校博物馆,贵州师范大学博物馆不仅是学校教育教学、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期待成为引领社会公众,厚植文明根脉的载体。博物馆陈列展示科科长刘婷婷告诉我,目前学校正在努力地朝着这个目标迈进。当下,博物馆面向中小学生、青年人等不同群体,与社区、其他教育机构、社会团体等各类组织开放合作,通过主题性展览、科学普及、研学旅行等多种形式,提升公众参与度和社会影响力。
“博物馆不仅是连接古今的桥,我觉得如果能够为孩子们搭建起一座走向未来的梦想之桥那也非常值得。”刘婷婷记得。7月中旬,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参加“三下乡”志愿服务活动的学生们,带来了一群从安顺平坝乡村小学来的孩子。他们的书包里装了从家里带来的矿泉水、面包,把这次逛展当做“远足旅行”,整整齐齐排着队走进博物馆参观。在展厅里,当孩子们看见这些奇特的化石、精怪的生物,不禁发出惊叹,开心的情感从眼睛里流出,一些孩子小声说道,“长大想成为考古学家”。刘婷婷捕捉到了这些情绪,她感触很深,“博物馆在他们小小的心里种下了梦想的种子,未来,希望我们有机会能够继续为这些种子‘浇水助长’。”
很遗憾,我没有遇见那群可爱的孩子,但逛馆当天,偶遇了武汉大学调研小组。远道而来的客人们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也走进了这座高校里的“山地王国”,感受到了贵州鲜明的自然地理特征、民族文化特质。“多彩贵州名不虚传,美得遗世而独立。”一位调研人员赞叹说。
果然,高校里的“山地王国”独特而又多姿,既能释放“走出去”的能量,也能散发“引进来”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