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山地特色产业推进高质量发展 2022年07月21日

从左至右: 1.随着织金洞成为国家5A级景区,毕节旅游进入双5A时代。 通讯员 郑林华 摄 2.近年来,毕节市通过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大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群众喝上稳定水、干净水、放心水。记者周阳在威宁自治县杨湾桥水库感受水利设施建设成果。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摄 3.威宁自治县江楠育苗中心通过土壤培育、控温、控湿、遮光、补光、通风等技术,为群众培育优质蔬菜种苗。记者周阳在大棚体验育苗的科技含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星 摄 4.得益于东西部协作东风,赫章县中医院在广州市番禺区中医院帮扶下,提升了诊疗水平,记者王星在赫章县中医院采访时看到医生正根据检查结果讨论病情。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阳 摄 5.毕节城区。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肖大熙 摄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谢朝政

眼下,正是威宁夏秋冷凉蔬菜销售旺季,每天有数百吨蔬菜从贵州江楠物流园销往粤港澳大湾区,变身为大湾区消费者餐桌上的可口菜肴。

七星关区撒拉溪镇撒拉溪社区的盛园蛋业蛋鸡养殖基地,绿树环绕,凉风习习。透过智能化蛋鸡鸡舍的玻璃,只见一只只蛋鸡正在啄食,传送带不停运转,一只只鸡蛋不时“上车”,被送到分拣包装车间。工人们眼明手快,挑选分拣带着余温的鸡蛋,放进手边的蛋盘,再装进纸箱捆扎打包。

“每天要发千余件鸡蛋到广州、深圳等地,由于鸡蛋新鲜口感好,很受当地消费者欢迎。”盛园蛋业蛋鸡养殖基地负责人张永建说,目前,基地所产的鸡蛋在粤港澳大湾区市场供不应求。

乌蒙山区特色农产品走俏市场的背后,是毕节市加快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步伐的缩影。

近年来,毕节市突出特色引领,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蔬菜、水果、食用菌、肉牛、肉禽生产规模分别排名全省第一;辣椒、生猪、肉羊生产规模排名全省第二。该市成功申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共53个,数量和规模均居全省第一。

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要坚定不移推动“四化”,奋力推进工业大突破、城镇大提升、农业大发展、旅游大提质,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毕节市以高质量发展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使出“闯”的干劲、拿出“抢”的状态、展现“新”的面貌。充分发挥自身特色优势,突出特色联动、招商推动、创新驱动,大上项目、大聚产业,围绕特色写活发展文章,力争在全省探新路、走前列、作示范,全力以赴推动高质量发展。

围绕特色资源,毕节不断探索绿色发展新路。今年2月15日,编号为“0000001”的贵州首张林业碳票在黔西市发行,林业碳票让3.3万余亩树林的固碳释氧功能具有了作为资产进行交易的“身份证”。紧接着,全省第二张林业碳票在赫章县海雀村发行。6月14日,织金喜获全省首张茶园林业碳票。一张张林业碳票把乌蒙山区的“空气”变成可交易、可收储、可贷款的“真金白银”。

在织金县茶店乡的中石化织金50万吨/年PGA项目建设工地,只见夯机提起百吨重的夯锤,重重砸向地面;挖机伸缩长臂,不停挖掘;大卡车满载建筑材料,往来穿梭……

这个总投资约230亿元的新型化工项目,是毕节立足煤炭资源,延伸煤炭产业链条,推动煤炭产业绿色发展的生动写照。

在位于兴发乡、雉街乡与松林坡乡交界处的海拔2300多米的轿顶山上,只见一块块蓝色的光伏板在山顶上绵延铺展,吸光生电;站在贵州屋脊韭菜坪上远眺,只见山梁上一个个大风车呼呼转动,吞风吐电。

地处贵州之巅的毕节,充分利用“风光”资源富集的绿色能源优势,大力发展风能发电和光伏发电。数据显示,2021年,毕节新能源装机量占全省新能源装机量的26.9%,位列全省第一;新能源发电总量达65.98亿千瓦时,占全省新能源发电总量的37.95%,位列全省第一。

特色发展,科技助力。2021年10月,我国自主研发的首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在毕节成功并网发电。目前,这套10兆瓦先进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一天能发4万度电。“空气”也能发电,让毕节在新能源发展的道路上又迈出了坚实步伐。

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书写山地特色产业发展文章,毕节不断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今年一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同比增长6.1%,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5.9%,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10.2%,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4.1%,继续保持总体稳定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