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国务院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国发〔2022〕2号)有关部署,经国务院批复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推动毕节高质量发展规划》(发改地区〔2022〕1060号)。
指导思想
基本原则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发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优势,扎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着力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体制机制创新,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旅游产业化,努力把毕节建设成为百姓富、生态美、活力强的示范区。
★坚持生态优先,突出绿色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
★坚持改革创新,强化开放带动。
★坚持统战助力,凝聚多方智慧。
★坚持以人为本,增进民生福祉。
战略定位
乡村振兴新典范
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着力解决农业发展弱、农村空壳化、农民收入低等问题,统筹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为脱贫地区探索新时代乡村振兴道路树立典范。
绿色发展样板区
充分考虑岩溶山区生态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逐步摆脱资源依赖,推进生产生活方式全面绿色转型,筑牢长江、珠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探索欠发达地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换的有效路径。
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立足劳动年龄人口规模优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一线创新人力资源开发模式,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升人力资源服务水平,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努力建成西部地区重要的人力资源开发培育基地。
体制机制创新先行区
两个阶段发展目标
到2025年,毕节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明显成效,示范区建设形成一批标志性成果,在贵州闯新路过程中改革先导和突破作用凸显。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取得实质性进展。绿色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3.5%左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20%,森林覆盖率稳定在60%以上,省控以上断面水质和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达标率均保持100%,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到50%以上。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公共服务更加均衡可及,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显著提升,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8年,人才资源总量达150万人以上,城镇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分别增长9%、10%左右。体制机制创新取得突破性进展,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市场主体新增80万户以上。
2025
展望2035年,毕节高质量发展向纵深推进,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内生动力显著增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基本建立,蓝绿交织和谐自然的空间格局和绿色共享的生产生活方式广泛形成,人力资源红利充分释放,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基本成熟定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全面彰显,与全国同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2035
充分发挥改革试验田作用,强化各类改革创新举措系统集成,推动绿色发展、人力资源开发等重点领域改革率先突破,全面优化提升制度环境,深化拓展统一战线服务地方改革发展实践,更好服务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为同类型地区以改革促发展提供经验。
三大重点任务
一、推动绿色发展,增强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1.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推进农业现代化。
深入实施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
2.持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和稳定性
强化生态保护与修复。
深入开展环境污染综合治理。
积极倡导绿色低碳生活方式。
3.推进生态文明制度改革
强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
完善生态保护补偿机制。
健全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
构建环境保护治理体系。
4.大力发展生态友好型产业
集聚创新资源。
推进新型工业化。
推进旅游产业化。
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5.完善基础设施网络体系
优化交通基础设施网络。
加强水利基础设施建设。
加快能源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二、推动人力资源开发,强化高质量发展人才支撑
1.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
推动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推进技能型社会建设。
2.加大人才培养引进力度
培养造就高水平人才。
多渠道引才聚才。
3.提高人才服务保障水平
完善人才服务保障体系。
搭建就业创业服务平台。
保障措施
1.加强组织领导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加大财政金融政策支持。
加强土地要素供给保障。
2.完善规划实施机制
贵州省要统筹推进各项工作。
毕节市要落实主体责任。
国家有关部门要给予积极支持。
国家发展改革委要帮助协调解决重大问
题,督促落实重大事项。
三、推动体制机制创新,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
1.完善统一战线参与机制
丰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基层实践。
完善统一战线长效支持机制。
2.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深化能源工业运行机制改革。
3.积极推进区域开放合作
提升对外开放合作水平。
深入推进区际互助合作。
推进新型城镇化。
4.完善共建共享体制机制
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
持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
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
加强医疗卫生健康保障。
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提升公共文体服务水平。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淑宜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