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 凝结70年的跨越发展 2022年07月12日

1952年,新中国百废待兴,距北京2000多公里外的仁怀县,为了发展,开始发展酿酒工业,仁怀县工业局在黄金坪购买了殷罗二姓白酒作坊,兴办起仁怀县郎酒厂。1962年,曾前德、肖明清、蔡世昌一行3人临危受命,对酒厂进行恢复生产。

曾前德接手酒厂后,着手浓香产品的试制工作。由于条件艰苦,在试制大曲酒期间,3人只能轮流在一张破旧不堪的床上休息。

据相关资料记载,当时的酒厂,所有酿造工序都是土法手工操作,全靠手摸、脚踢、眼睛看,酒的好坏只能靠嘴品尝。因为没有电,没有摘酒经验,所以在晚上点煤油灯摘酒时,头发、眉毛被烧的事情时有发生。直到1966年,浓香型大曲酒实现了一次性试制成功。

到1980年,习酒的职工人数已经达到了179人,形成了5个车间和6个辅助车间,开始走向盈利。从1983年开始,习酒也创造了属于自己的“黄金十年”。

1983年4月,习酒试制酱香型大曲酒成功,随即习酒决定恢复酱香型大曲酒的大规模生产。同期,在“解放生产力”口号的号召下,习酒开始了二期技改工程,技改完成后,到1988年,习酒厂区规模占地近3000亩,“十里酒城”也就此声名远播。

今天来看,也正是当时创业阶段的筚路蓝缕和艰苦卓绝,才锻造了习酒独有的创业精神,那就是自强不息。时至今日,当响亮的“习酒,1、2、3,干!”的号子响起,习酒人总能联想起企业曾经走过的创业之路。

回首创业路,几度沉浮。筚路蓝缕间,一代代习酒人发扬“创业精神”,从3人起家到近万人的百亿级酒企。今日之习酒,不仅是中国前八大白酒品牌,更是“世界酱香型白酒核心产区”及“酱香型白酒产业集群”领头企业。

事实上,习酒跨越式发展的背后,也是鰼部酒谷形成、完善的过程。从更深的层面来看,鰼部酒谷不仅仅是一个地理概念,这个概念还包含了历史、生态、社会、经济、非遗、红色等多种文化元素。如习酒厂区牢固的生态基础、习酒独特的生产工艺、卓越的产品品质、权威的标准体系、响亮的产品品牌和鲜明的君品文化。

翻阅习酒的发展史,也正是鰼部酒谷的壮大史,习酒用70年的时光,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凝结出响彻酒业的鰼部酒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