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船票更迭 一艘载满梦想的轮渡正从化屋出发 2022年07月08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彭瑾

7月6日清晨,黔西市新仁乡化屋村。一条船从远处驶来,推散了江面的薄雾,使得船上的人们将碧水青山看得更加清楚。

“黔毕节客3041”游船刚刚靠岸,送走了一批游江的客人。收拾完散落的救生衣,杨禹拥拿着两摞船票走了过来。

“我家跑船有二三十年了,前几年才开始使用船票。这一份是我家开航务公司时设计的,另一份是乌江源百里画廊景区的统一船票。”他手里,两摞船票上印刷的青山绿水画面相映成趣。

化屋村村民杨禹拥是在江上长大的。20世纪90年代起,他的父亲开始划着木船在乌江摆渡、打渔。

那时,化屋村还没有通大路,船是村民外出赶集、办事的主要工具。没有船票,往来的行人总是喊船就走、遇船就坐。

“每次我去黔西城里读书,都要先从家门口坐船到鸭池河大桥下的码头,再沿着山路爬到山顶,才能坐到去城里的客车。”杨禹拥说,出村一次差不多就要耗去半天时间。

驾船出行,摆渡打鱼,化屋村民的日子是被船给载起来的。从木船到机动船,从水道到通山路……村子随着时代变迁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藏在村里的美景也逐渐被展示到外面的世界,游客越来越多,小村庄热闹了起来。

2017年,杨禹拥的家里人开办了一家小型的航务公司,认真经营游船生意,“我以前在外面打工,离家远也攒不了钱。回来才发现,化屋发展旅游这么有潜力。”

这时,他们的第一张船票也诞生了——上面印着“黔西县画廊航务有限公司乘船票”,画里的船在化屋码头与鸭池河大桥底间往返。还是这条熟悉的水路,他却从求学的学生成长为了致富逐梦的青年。

创业开始,杨禹拥就做了长远的规划,船票是精心设计的,两艘客船的款式也用心设计——黄墙红栏、素瓦青檐。他说功夫都在细节处,一点一滴都能提升游客的体验感。

化屋打响了旅游招牌,依托着游船业务,村里兴起了农家乐与民宿。2020年,为规范市场给游客提供最好的体验,当地的6家航务公司组织起来,成立了一只船队。杨禹拥领到了属于他们的第二份船票——乌江源百里画廊化屋景区乘船票。从有景可赏到建立景区,化屋迎来更多游客,也迎来更大机会。

满载致富的梦想,化屋村精心打造着生态旅游。在这里,游客可以游船赏景,在农家乐和民宿品尝当地美味,可以在山水之间体验露营,还可以走进苗族刺绣蜡染车间体验非遗文化……2021年,化屋景区累计接待游客65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3.1亿元。

1月17日,珠江游船“化屋号”在广州市增城区正式启航,船上满载着荔枝、丝苗米等优质农特产品,还有苗绣、蜡染等特色民族文创产品。这条穗黔携手打造的文化游船,将生态化屋的美与韵味介绍给了更大的世界。

从过去的出行,到旅游的盛行,再到珠江的穿行,一张船票的更迭,刷新了苗乡化屋的名片,也承载着当地村民的致富梦与小康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