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徐伟 王光莉
夏日清晨,阳光暖洋洋地照进镇远古城,行走在古城里人们已经忙碌起来。三五游人漫步在古城的“歪门”“斜道”里,眼见古韵悠然。
宅院大门并非正对着巷道而是斜对着街道,这种非常有特色的建筑风格被称为“歪门”“斜道”,这在镇远古城很常见。
位于镇远古城四方井巷的姚家豆花店里,店主何开明将浸泡好的黄豆滤干水分,然后加水分批次慢慢打磨出豆浆,用小火煮开,再将调好的石膏水慢慢倒入,边倒边搅拌豆浆,静置一会儿,一锅滑嫩鲜香的豆花便已成型,再根据客人口味添加红豆、花生或肉末,一碗颇具特色的豆花就大功告成。
“今年5月,文化和旅游部办公厅发布关于加强疫情防控科学精准实施跨省旅游‘熔断’机制的通知,提振了我们餐饮行业的信心,相信旅游业蓄势复苏的日子快到来了。”何开明说。
以特色豆花为引,辅以豆腐笋、道菜扣肉、炸蕨粑等本地美食,姚家豆花店备受客人青睐。何开明告诉记者,自5月底自家店铺恢复营业以来,店里陆续迎来游客,平均一天接待10余桌,最多时日收入5000余元,这让他干劲十足。
除了别具一格的餐饮店外,镇远古城里还囊括了不少古民居、特色民宿以及各级文保单位。紧扣当地高山流水地形特征和“歪门”“斜道”建筑风格,镇远县将古城内有条件的古院落、古民居打造成主题突出、布局合理、类型多元的精品客栈,着重在客栈的建筑外观和内部装饰上做文章,赋予店名、门庭、楼阁不同的文化内涵,以满足游客多样化的体验需求。
位于仁寿巷的两湖会馆,原称两湖小学。2012年,当地的镇远镖局公司用一年多时间对其进行全面复建和维修,如今古老的文化品牌焕发出勃勃生机,当地按照汉、唐、宋、元、明、清文化主题元素打造“一房一朝代”,工作人员既当服务员又当讲解员,让游客领略不同朝代魅力。
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青石板铺就的老街、斑驳的砖墙……穿越2200多年历史,“歪门”“斜道”里各级文保单位和历史建筑重新焕发新生,一批文化创意、休闲旅游、非遗体验产业培育起来,在国家5A级旅游景区“金字招牌”的加持下,持续散发着黔地水乡的独有魅力。
一边连着过去,一边通向未来。入夜,古城里的红灯笼依次点亮,成了游客绝佳的打卡地,他们用快门定格这一刻的宁静,时光也在这里放慢了脚步。
随着暑期游、跨省游热潮的到来,这个夏天,镇远古城正持续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汇集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