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段超木
“每个行业都有自己的艰辛,需要许多人作出一定的奉献,作为一名新时代的‘找矿人’,我很乐意继续弘扬地质‘三光荣’精神,坚持服务能源资源工作。”5月30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队总工程师王泽鹏获得第十六届贵州省青年科技奖后,感言自己的找矿初心与“少年梦”刚好切合,这样拼搏的青春无怨无悔。
“我一直非常崇拜‘李四光’先生,打小便渴望着像他一样,足迹遍布祖国山川,探寻‘地下宝藏’”。带着这个愿景,王泽鹏从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黔西南地区金锑等低温矿床、黔中地区磷矿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在黔中古陆为基础上,与团队建立了无障壁缓坡浅滩环境下的磷矿成矿模式和找矿预测地质模型,并开展隐伏矿找矿预测,通过工程验证,其新增磷矿资源量数亿吨,尤其在富磷矿的新增资源量上,取得中国富磷矿找矿重大突破。
王泽鹏博士毕业后,进入贵州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一○五地质大队工作,这一干就到了现在,从黔西南到黔中,从开阳到六枝,哪里有矿,哪里就有王泽鹏和其所在团队的影子。“在野外工作,我觉得别有乐趣。”王泽鹏说,“如今的工作条件与环境有较大改善,从最初老三样(罗盘、地质锤、放大镜)到GPS、DGSS数字填图等,能利用先进的技术和工具,更好提高效率。”
虽然有高科技“加持”,但野外条件还是比较艰难的。“在山区的时候,勘测地点属于野外无人区,上不见天下不见地,手持GPS没有信号,稍不留神,就会迷失方向……”很难想象,诸如此类的故事与经历几乎横跨了王泽鹏工作的这些年,但他的讲述自始至终都仿佛是一个回忆美好童年的孩童。
“每个行业都是独特的,而地质行业区别于其他行业的独特之处在于,地质工作更多地是深入大山、探究地球深部的资源,多与冰冷却富饶‘宝藏’对话。用一线人员的话说:这里风景独好!所以没有一个人会叫苦叫累,而是每个人都能自觉地把手头的工作做好,我想这就是新时代的地质人对‘三光荣’精神的新诠释,是每一位地质勘探人的情怀。”带着多找矿、找富矿的初心与地质勘探人的情怀,王泽鹏主持或参与了原国土资源部“贵州省开阳以东磷矿国家级整装勘查”、原省国土资源厅“贵州省开阳地区磷矿整装(技术负责)”、中国地质调查局“贵州开阳地区富磷矿整装勘查区专项填图与技术应用示范(项目负责)、贵州省开阳以东磷矿整装勘查区矿产调查与找矿预测(项目负责)”、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黔西南金矿资源潜力评价与深部找矿预测示范(技术负责)”等十余个项目的研究和勘查工作,并取得重要的研究和找矿新进展。
“为了我的这份热爱,继续开展磷矿、金矿等战略性矿产成矿理论创新及找矿勘查实践,多找矿、找大矿。”王泽鹏感慨道,将更加努力为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为贵州“四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