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碧江高新区的铜仁百丽鞋业,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煜妤 摄
位于德江县的贵州帮强铁皮石斛酒业有限公司,通过金融信贷支持,实现规模化量产,日产量达1000件。 通讯员 冯胜彦 摄
印江巨泰鞋业生产车间,工人在赶制订单。 通讯员 王东 摄
位于铜仁高新区的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工人在生产线上忙碌。 通讯员 杨红 摄
今年以来,铜仁市进一步全力落实落细惠企纾困系列政策措施,聚焦企业实际困难,精准施策助力企业减负、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市场主体扩量提质增效,为经济平稳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力量。
连日来,记者先后走进铜仁各区县及大龙开发区、碧江高新区、印江经开区等地,采访当地工信、商务、税务、人社等有关部门,了解各地纾困的措施,并走进工厂车间,感受企业复苏的勃勃生机。
本报讯(通讯员 陈林)近日,位于铜仁高新区的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收到一笔留抵退税款,解了公司资金流转的燃眉之急。
“退税资金是一场及时雨,让公司有更多资金投入设备升级改造、产品生产研发、扩大生产等方面,帮助我们在经济下行压力下和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该公司副总经理黄向宇说。
近两年,该公司已享受累计留抵退税近1700万元,同时还获批工信、大数据、科技等项目奖补资金。目前,该公司已完成12条西门子超高速贴片线、24条组装线、8条包装线、2条变频电源生产线的建设,且已投入使用,预计今年产值将突破20亿元。
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实施以来,铜仁市税务部门通过优化升级信息系统,积极扩大“网上办”、持续推进“线上办”、不断拓展“掌上办”,为纳税人提供“非接触式”办理服务,让广大纳税人能够高效、便捷办理留抵退税业务,促进了这项关键性举措快速平稳落地。
这一项政策红利,让像贵州倍易通科技有限公司一样的企业持续健康发展。据统计,铜仁市一季度退税减税缓税共计1.57亿元,惠及市场主体6.12万户次。
今年以来,铜仁市积极落实国家和省一揽子纾困惠企政策措施,全力打好服务企业“组合拳”,在落实落细企业税惠政策的基础上,持续加大企业融资、基金申报、人才引进、要素保障等方面的惠企政策扶持力度,多措并举帮助企业渡过难关,全力以赴稳增长、稳市场主体、保就业、保民生,持续巩固全市高质量发展的良好势头。
该市各地各部门结合当地产业特色、市场主体差异情况,千方百计落实“政策找企业、企业找政策”机制,推动纾困惠企政策快速直达企业,为企业减轻负担、排忧解难,更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铜仁高新区按照“突出特色、培育龙头、对接高端、产业集聚”发展思路,研究制定《铜仁高新区重点项目和企业服务工作方案》《铜仁高新区联系服务企业工作方案》,坚持把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作为出发点,在安全生产、企业用工、原材料供给、物资运输和资金保障等方面实施“一企一策”精准对接服务,进一步打通“堵点”、畅通“痛点”、补上“断点”,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大龙经济开发区坚持“一个项目、一位领导、一个团队、一套方案、一抓到底”,当好项目和企业的“店小二”,主动服务对接联系企业问需解困,做深做细服务文章,大力推进项目落地和建设。今年以来,大龙开发区20个新引进项目全部开工,投产率55%,实现了新型功能材料产业延链强链。在地方精心服务下,贵州重力科技环保有限公司、贵州大龙汇成新材料有限公司两家高新技术企业还分别获得建设银行8900万元的贷款和2.5亿元的信用额。
此外,该市发改委建立完善指导铜仁市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紧盯全市餐饮业、零售业、住宿业、旅游业、公路水路铁路运输业、民航业等存在的痛点、难点,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纾困助企各项政策措施,及时协调解决政策落地过程中的“卡点”,帮助企业渡过难关。
铜仁市科技局主动深入企业走访,目前已帮助企业协调解决科技创新项目方面困难4030个。同时,该局还与中国建设银行铜仁分行探索建立“新金融+高科技”融合创新机制、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等长效合作机制,通过“零距离”科技金融服务,破解高新技术企业等科技型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在培育壮大市场主体中,该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出台《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2022年市场主体培育发展的实施方案》,深入实施“放管服”改革,降低市场主体准入门槛,出台惠企政策措施,不断优化营商环境,最大限度为企业发展“松绑纾困”。今年该市累计新设2.41万户,增长7.57%,高于全省增长平均水平。
人民银行铜仁市中心支行推动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开展“普惠首贷”破冰行动,为企业、个体户等市场主体首次贷款提供免息信用贷款支持,开办了“首贷免息”业务。同时,设立“首贷服务中心”,开通绿色通道,最大限度简化申贷程序,压缩办贷时间,最快可实现1个工作日办理融资业务。今年一季度,该市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共发放1.21亿元免息首贷资金,累计免息73.61万元,惠及企业、个体工商户、农户等1117户。
抢抓新国发2号文件重大政策机遇,铜仁市加大项目谋划力度,目前该市已组织谋划编制新型工业化重大工程项目超200个、争取重大政策12项、示范项目5个、试点项目1个;对新入统的企业每户给予10万元奖补;向省工信厅推荐争取基金项目41个,已获7.3亿元新型工业化发展基金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