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自治县地处麻山腹地,曾属滇桂黔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是贵州省内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条件下区域贫困的典型。
“十三五”以来,紫云牢牢守住生态底线,转变发展思路,向山地要经济、向生态要发展,努力把生态环境的劣势转化为高质量发展的优势。
坡上绿色瓜果飘香,田间有绿色蔬菜、林间养蜂忙、林下菌菇香、林内蛋鸡跃……紫云因地制宜,依托优势,科技助力,绿色生态经济和林下经济的活力奔涌。
走进位于紫云自治县松山街道的浪风关林场,道路两旁林木郁郁葱葱,林下,一朵朵食用菌生长正旺,悠悠的菌香弥漫山野。
目前,浪风关国有林场建设完成1000余亩林下食用菌示范种植基地,养殖林下鸡6.7万羽、林下蜂300群,利益联结脱贫户730余户,同步推进中药材、精品水果和其他林下种植养殖等特色产业发展,辐射带动全县13个乡镇(街道)林地发展壮大林下经济。
通过依托林场丰富的森林资源,浪风关林场通过发展林下菌、林下鸡和林下蜂等,构建了“短、平、快”的林下立体种养产业。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色生态产业既谋利于当下,又恩泽于后世。
数据显示,在紫云,森林覆盖率68.63%,林地面积233万亩,是耕地面积3倍多。当地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充分利用项目林地资源,通过各级项目扶持、整合涉农资金等方式,投入资金1.7亿元,在全县发展以林下蜂、林下鸡、林下菌、林下中药材为主的“短平快”产业,截至目前林下经济产值达2.07亿元,覆盖联结建档立卡户5万余人,人均增收4000余元,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带动农户实现稳定增收致富。
在紫云自治县板当镇硐口村,2014年以前,全村4000多亩坡地长期撂荒。2016年,抓住退耕还林政策契机,实现蓝莓种植规模化、集约化发展,辐射带动周边乡镇村寨蓝莓种植面积突破1万亩。
2021年,依托蓝莓绿色生态产业优势,第一批东西部对口帮扶资金500万元注入硐口村,助力打造贵州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通过营造碳汇乡村旅游环境,建设低碳乡村设施,倡导低碳乡村旅游消费,开发低碳乡村旅游产品,推动乡村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