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赵相康 向秋樾 实习生 李开祯祉
6月15日,郑欣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作品研讨会在贵阳举行。此次活动由贵州省文联、贵州出版集团主办、贵州省作家协会、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结合、视频连线的形式进行。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会长郭义强,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十月》杂志副主编季亚娅,《小说选刊》杂志副主编李云雷在北京会场以线上方式出席研讨会;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贵州出版集团总经理蔡光辉,贵州人民出版社社长王旭,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勤,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颜同林等在贵阳会场参与现场研讨。
《百川东到海》是贵州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主题出版物。作品以1919年至1949年为时间坐标,描写了第一批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翻译与研究的年轻人,记述了他们面对时代变革时经历的人生选择,表达了中华儿女不屈不挠的战斗意志和坚韧顽强、无私奉献的民族精神,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逐渐成为中流砥柱的历史规律和历史必然。
“这是一部新时代中国长篇小说园地里长出的新花”“文字精妙,风格柔和,展现的却是壮阔宏图”“作品是中国小说文脉的延续”……研讨会上,与会专家旁征博引,剖毫析芒,给予作品充分肯定,也用多角度、更立体地解读带领读者走进那个波澜壮阔的世界。
作者简介
郑欣,文学博士,毕业于北京外国语大学,留学于法国巴黎高级翻译学院。创作主要以小说、散文、剧本为主,有舞剧剧本《牡丹亭》《和田传说》,话剧剧本《将军的庆功酒》,小说《就日瞻云》。曾翻译发表《幸福》《那一缕头发》等中篇小说译作,曾获“国家翻译事业优秀贡献奖”。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获“贵州省优秀文艺作品奖”“贵州省文学奖”等,入选贵州省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宣部2022年全国农家书屋推荐书目”等。
以小见大绘出宏阔画卷
“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贵州近10年来最优秀的长篇小说之一。”贵州省文联主席、省作协主席欧阳黔森给出了高度评价。他认为,《百川东到海》不仅有着深刻鲜明的政治意义和独特持久的社会价值,还有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小说情节有血有肉,叙事方式又像春风化雨,以女性视角讲述了一个‘大浪淘沙、百炼成钢’的故事,是一部非常优秀的作品,值得细细品读。”欧阳黔森表示,贵州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希望作家郑欣能够采撷更多贵州本土的鲜活故事进行创作,再现佳作。
《人民日报》文艺部副主任刘琼则是在作品中收获了意外惊喜。“我和作者郑欣认识多年,此前只知道她在写小说,没想到竟然能有如此大的手笔。”刘琼说,“郑欣是文艺学博士,饱读中外文学,艺术实践非常丰富,这应该是她厚积薄发的一部作品。小说的立意高阔,笔触有一种在大江大河中保持‘优雅’的味道。这种小切口、大叙事的呈现形式,能让读者更好地品味细读。”
《百川东到海》从唐姓家族的兴衰写起,由小家而家国,以普通人命运为切口展开民族国家历史的大格局。在贵州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贵州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颜同林看来,这是宏大主题下的微观写作,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革命史诗。“百川归海、大浪淘沙是小说提炼的主题,在观念上则围绕党的引导与青年一代的成长主题而展开。”颜同林表示,小说集中塑造了一批共产党员和革命者形象,他们坚持真理、践行初心,不怕牺牲、对党忠诚,人物形象丰满鲜活、富有个性。通过时代与人物命运的纵横交织,凸显了大浪淘沙、百炼成钢的历史意蕴。
《小说选刊》副主编李云雷十分赞同这个说法,他评价道,“在小说中看到《红楼梦》传统在当代延续。”他认为,整部小说如行云流水,将诸多历史事件与主人公淳祐、淳袏的人生相交织,既有来自《红楼梦》的独特韵味,也有建党初期的奋斗牺牲,呈现出了一幅斑斓多彩的历史画面。
厚重且绵实的浪漫书写
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何向阳将《百川东到海》的书写评价为“毛细血管式的写作”。翻阅书籍,何向阳在一幕幕情节中感受到亲近和温润,似乎每一个人物和场景都在眼前发生上演。她认为,该小说不是金戈铁马粗线条的写法,而是以工笔式的叙述手法,将故事娓娓道来。“郑欣的描写承接了中国美学传统和文化意蕴,可读性和艺术性都非常高,这部作品为近代主题创作展示了一种独特的美学风格。”
“民国八年初冬昏黄的夕阳,映照着三希堂青莲诗文铭白羊脂玉方壶,油润温文,酥酪一般细腻。”贵州省文联副主席肖勤读到小说首章第一句便沉浸其中,在她看来,小说有天然的书香气。诗意的表达、细腻的刻画、浪漫的书写是读者津津乐道《百川东到海》的原因之一。阅读过程中,肖勤想到了《家》《春》《秋》,想起《金粉世家》,文字的古典美蕴让人不禁融入其中。
《十月》杂志副主编季亚娅也十分喜爱小说里的“浪漫情怀”。“小说有血有肉,细节生动,感人至深,满足女性读者的期待。”《百川东到海》在《十月》杂志首发,作为编辑,季亚娅对这部小说十分熟悉。“喜欢书中的罗丹,喜欢这个从挫折中成长起来的普通姑娘。”谈起故事情节,季亚娅娓娓道来。她表示,小说好不好,细节很重要。郑欣用隐喻的现代写作技巧描绘出了革命浪漫主义色彩,是时代之作,心灵之作。
“境界开阔,立意高远,非常大气。”在人民文学出版社副总编辑孔令燕看来,作者有着丰富的艺术想象力和历史想象力,小说真实还原了早期革命者的精神,唯美古典的表达则是延续了中国优秀传统文脉。孔令燕说,“《百川东到海》回答了主题作品如何艺术化的问题,她不是把答案摆在读者面前,而是用细腻的表达和作家的情怀来呈现,这是非常难能可贵的。”
文学之韵传递家国情怀
以文学初心为灯,向灵魂深处书写。
《百川东到海》的写作始于2017年,作者郑欣以近4年的光阴,查阅数百万字历史资料,于晨光暮色中堆砌零碎时光,不声不响、用心用情创作出了这40余万字的长篇小说。
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李敬泽对此十分赞赏,在他看来,作家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牵连着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历史、文学与民族之间的深刻关系,凸显着作家的文化底蕴、思想格局和精神境界。李敬泽说,“当下对于作家而言,如何通过作品反映大历史观很重要。《百川东到海》以文学的方式讲述我们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进革命的伟大实践,把旧世界的灭亡和新世界的新生场景写活写实,体现的是大历史观,传递的是家国情怀。”李敬泽还表示,在主题创作中,要将文学与宏大背景很好融合需要作家对具体的人的生活困境,进行洞察和把握。《百川东到海》展现了丰富的群像和长时段的历史进程,在创作中还能够把自己的经验和生活,巧妙地融合嵌入,非常有特点。
“作家就是要用文学的力量,传播这些人物故事,弘扬其中洋溢的可贵精神。”中国作协党组成员、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吴义勤也提出,优秀的文学作品深刻洞悉我们身处的这个世界,贯通历史、现实与未来,以优美的表达、深邃的思想、博大的胸怀,撞击读者的心灵。他认为,历史大开大合的背后是人生的意蕴,《百川东到海》人物塑造有新意,叙事方式有创新,体现出藏于中国人心间的家国热情,希望作家郑欣保持初心,继续为人民书写。
中宣部出版局原局长、中国图书评论协会会长郭义强用“文学之美写就历史之美”来形容对长篇小说《百川东到海》的感受。“近年来,全国各地推出很多主题作品,但市场感召力不大,一定原因在于背景空泛缺乏文学的美感。《百川东到海》则是巧妙地化解了这个问题。”郭义强表示,面对宏大的历史叙事,《百川东到海》以人物故事为引,将历史事件串联起来,内容充实又不失真,虚实结合不偏不倚,传达出的情感更能引起读者共鸣。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仲呈祥也评价称,“这是一部新时代中国长篇小说园地里生长出的新花,有独特的地域文化色彩,其思想性和文学性,为近代文学创作提供了样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