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

提灯的人 2022年06月17日

■ 徐 源

杨丙俊出生于纳雍县董地苗族彝族乡小寨村,村子东面,是高高的乌戛梁子,村里人修建房屋,建材均靠人背马驮,条件好点的人家,都养着马,春天驮肥料进山耕种,秋天驮粮食出山卖。读书是一件困难的事。小时候,杨丙俊早晨天不亮就起床,穿着草鞋、打着火把,爬过乌戛梁子,奔波一个多小时,才来到邻村的小学上课。因为路远,中午不回家,他就靠几把冰硬的包谷花充饥,一到下午就饿得心慌。

1995年,杨丙俊16岁,在邻近乡镇就读初三,一场无情的火灾将家里的房屋化成灰烬,让原本贫穷的家庭陷入绝境,在乡亲们的帮助下,他得以继续上学。杨丙俊接触汉语时间较晚,学习费力,中考落榜后,他回到了小寨。

在家待了几个月,杨丙俊离开阴暗的土墙房,出门打工赚钱准备上补习班。在城里,看到一起干活的苗族同胞没有文化,甚至连汉语也说不流畅,这深深刺疼了他的心,他萌生了回小寨办民办学校的想法。

杨丙俊想:也许我的能力有限,但如果能在他们启蒙的路上,成为一位提灯的人,引领他们走出大山,开启有知识、有文化的新人生,我的付出将是值得的。

1996年8月,杨丙俊回来了。一天晚上,他对村里的几位老人说:我要办学。他们沉默了。山风在窗外吹着,这沉默蔓延开来,覆盖村里人多年积劳的咳嗽。在此前,一些人也曾在寨里办过学,但是,来了,坚持不住,又走了。

经过一个星期的宣传,杨丙俊得到了乡亲们的支持,一位村民把家里的堂屋清理出来,免费提供给他做教室,可是堂屋前后都是用树枝和竹竿随便编织的,里面无一张课桌凳。他到山里砍来树杈及木棒,借钱买树请木匠弄成板,在堂屋里搭起木板代替课桌凳。随后,他买来油纸,围住堂屋前后风口,领学生搭棚盖厕,不到10天,终于有了两间简陋的教室及厕所。

1996年9月,杨丙俊开始招生了,把20多个在坡上放牛的孩子劝回了教室,从此,教书成了他人生的一束光。1999年秋,在一起办学的几位老师的共同努力下,他们的学生人数达到了116人,这一年,他任教的四年级,在全县期末抽考中均分获全乡第一。不久后,乡政府及教育部门拟拨款为村里修建两间教室和一间办公室;杨丙俊也成为一名正式代课教师,每月可领到25元工资。

2002年秋,孩子们搬进了新学校——小寨小学,但是,学校只有一条小路通向教室,没有操场,课桌凳缺得太多,杨丙俊拿出一年仅1000元左右的办学利润,租门口的土地做操场,剩下的购买课桌凳。这一年,全乡期末统考,他所任教的一年级班杨茂同学语数综合成绩名列全乡第一,杨茂同学后来就读湖南工业大学电器专业;二年级班杨贤智同学语文成绩名列全乡第四、数学成绩名列全乡第六,杨贤智同学后来就读贵州大学音乐专业。

杨丙俊在课余时间开始进修函授大专文凭,积极申请参加教育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活动,他辅导的学生马丽在全乡“六一”国际儿童节活动中获作文竞赛二等奖,马丽同学后来就读南方医科大学护士专业。

2012年,杨丙俊由学校代课教师身份转为工勤人员身份,身份不影响他对教育的热爱及奉献。

20年的教学生涯,16年的民办教师,杨丙俊一直在大山里,守望着日落日出,守望着梦想与希望。

2016年,杨丙俊来给我报喜,他评上了“马云乡村教师奖”,10万元的奖金,也将在三年内分三次拨付下来。他给我谈起了用款计划,他将把部分经费用于开展传统文化及民族文化教育。

之后,我与杨丙俊很少联系。高高的乌戛梁子,开始种上了树,尽管艰难,但它们抓紧了稀薄的土壤,向着阳光努力生长。沿着乌戛梁子,多了一条进山的通村公路,那些被遗忘的部分,在春光中,正被阳光拾起,置放在鸟的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