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2022年06月17日

青山妩媚,草木葳蕤;河水潺潺,新秧碧翠。

初夏的贵定县金海雪山景区,新插的稻秧在阳光下散发着淡淡香韵,极目望去,深深浅浅的绿意交织成夏日的蓬勃生机。瓮城河畔,熙熙攘攘的人群勾勒出美好的乡间烟火气。

“每到夏季,来景区避暑游玩的人就特别多。”贵定县盘江镇音寨村村民郎一飞和妻子在景区经营餐饮、水上娱乐项目已有六七年时间,在他们夫妻眼中,正是眼前的绿水青山改变了他们的生活。

“清凉干净的瓮城河水是吸引游客的重要因素,我们一家人得益于这片良好的生态资源,旅游饭也吃得越来越香!”郎一飞介绍,他家每年在景区做生意的利润能达到7万元左右,“每天生意结束后,我们大家都很自觉地清理垃圾,保护好这片环境就像保护我们的眼睛一样。”

近年来,随着生态文明建设的不断推进,生态文明理念已成为贵定干部群众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2021年10月,我们通过‘以商招商’等方式,引进了贵定海化环保有限责任公司入驻。”贵定县投资促进局局长何华军介绍道。

据了解,贵定海化环保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涉及节能环保、新型建材港口物流等领域的企业。该企业入驻后,将与贵定海螺盘江水泥有限责任公司协同处理垃圾飞灰,在保障生态环境安全的同时,将固体废物“吃干榨净”、循环利用。

回忆起此次招商引资工作,何华军说:“在2020年底,一家石材公司看中贵定的交通便利和区位优势以及生态资源优势,来到贵定洽谈入驻事宜。考虑到该企业可能产生的粉尘、噪音、废水等对周围环境的污染,最终未能入驻。”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近年来,贵定县深入践行“两山论”,全力推动生态优势和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以“生态美”促进“共同富”。

在利益联结分享机制上,该县围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的目标,发挥“村社合一”组织作用,将200万元以下的项目交由村级合作社实施,推动项目、资金、人才等真正落到村里,激发“农民”主体作用,大力推行“反租倒包”等模式,优化利益联结分配机制,促进农民共同富裕。

在农文旅深度融合上,依托自然风光、农业基础,瞄准都市现代农业,围绕健康养老养生、文化旅游、乡村休闲旅游聚点发力,推动“旅游+”多产业融合发展,打造“融贵阳都市农业乡村休闲旅游目的地”。

在农(林)产品精深加工和销售上,积极扶持老干妈、苗姑娘、山王果、天泷刺梨等龙头企业,通过技改升级、提质增效、扩大产能,使更多农产品通过加工销售增值;鼓励农产品加工企业争创著名商标和名牌农产品,打造一批全省知名的区域公共品牌,着力提升贵定绿色优质农产品附加值。

在茶叶、刺梨提质增效上,通过稳定现有种植面积基础,持续开展品种改良和精细化管护,创建茶园提质增效示范村18个,加大夏秋茶生产力度;创建刺梨提质增效示范5万亩。

在庭院经济上,大力发展以“太空花椒”和“降血糖辣椒”为特色产业的覆盖全县庭院经济的功能农业,种植“双椒”5万亩以上,实现产业生态化,生态产业化。

贵定县委书记班代荣介绍,“十四五”时期,该县将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抢抓省委“强省会”行动机遇。

班代荣表示,接下来,贵定县将在新型工业化发展中着力建设“黔中绿色新型建材孕育区”“黔中生态特色食品精深加工聚集区”,在新型城镇化发展中着力建设“贵阳城市功能拓展区”,在农业现代化发展中全力打造“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在旅游产业化发展中着力打造“全省农文旅融合引领区”,努力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文明的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