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金霞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庞博 周雅萌
“我是刘维兰老素粉制作技艺和刘维兰油辣椒制作技艺的传承人。”6月13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提起自家的老素粉和油辣椒,刘维兰的儿媳、贵州刘维兰食品有限公司负责人钟雯君打开了话匣子。
20世纪60年代,刘维兰一家从贵阳花溪区高坡乡搬到云岩区和平路化龙桥一带,为求生计,刘维兰的母亲在桥头摆起了粉摊。
一张四方桌,一个老式煤炉,一口锅,一钵自制的油辣椒,是粉摊的所有家当。5分钱一碗的素粉,在那个年代,油辣椒便是最好的佐料。
刘维兰时常在粉摊上帮忙,耳濡目染之间掌握了一手炒制油辣椒的好手艺。
20世纪80年代,刘维兰从母亲手中接过粉摊,并在原摊位对面租下一间店铺,取名“刘记老素粉”。靠着一勺香辣诱人的红油,小店逐渐成为贵阳人清晨不可或缺的滋味。
为了突出特色,在经营10余年后,刘维兰将店名更改为“刘维兰老素粉”,注册商标,开始单独出售招牌油辣椒。
经过几十年的坚持,2021年,刘维兰老素粉制作技艺和刘维兰油辣椒制作技艺均被评为贵阳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年1月,刘维兰老素粉被认定为第五批“贵州老字号”。
2016年,刘维兰的儿媳钟雯君“接班”,开启了刘维兰老素粉的新旅程。
在接过婆婆的衣钵前,钟雯君一直从事金融行业。作为新生代,在坚守味道的基础上,她给“刘维兰”这个品牌带来了诸多改变。
“陪伴贵阳人半个世纪,‘刘维兰’是一碗有故事的素粉。”为了告诉更多人一碗老素粉的故事,钟雯君请了专业设计团队,以婆婆卖素粉时穿戴的围裙颜色——酞青蓝作为品牌主色调,用可爱的手绘把贵阳的老风景装进店里,让街边小吃店向具有地域特色的连锁品牌转型。
不仅如此,在贵阳市政府、云岩区政府的推荐下,刘维兰老素粉先后参加了草莓音乐节、进博会、东盟食品糖酒博览会等活动,创造消费新场景,打造“老字号”的“新印象”。
2020年,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以堂食为主的刘维兰老素粉不得不放慢脚步。
“我们还有一样核心产品——油辣椒酱,不仅是非遗技艺,多年来也培养了许多忠实的食客,何不从此突围。”在参考省内外多家餐饮企业成功转型的案例,咨询了相关政策后,钟雯君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转型,做食品加工厂,主打油辣椒酱!
工业制造和餐饮炒制最大的不同就是标准化和稳定,5个多月时间,钟雯君和员工一边守着炒制锅不断调整、试验,一边看着厂房生产线一点点组装、成型。
2021年10月,总投资1000万元的刘维兰油辣椒生产线在云岩区三马工业园区正式投产,厂区占地2000平方米,具备日产3万瓶辣酱的生产能力。2021年自投产以来,公司产值达3000万元。
目前,“刘维兰辣椒酱”已有香脆辣、鸡辣椒、香辣牛肉酱等6个口味的辣椒制品,并与饿了么联合推出了“饿酱”系列产品,结合线上线下打开销路。
今年3月,公司拿到了1500万元的辣酱订单,这给了钟雯君更大的信心。
如同多年前,刘维兰在街边用一碗老素粉扎下根一样,钟雯君希望,无论是流水线上的一瓶瓶油辣椒酱,还是街边的一家家小店,都能源源不断地为“老字号”延续旺盛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