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蔬菜学博士邓英: 换一种方式与土地打交道 2022年06月10日

博士名片 邓英,贵州晴隆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研究员、博士、蔬菜研究室主任。1998年贵州大学园艺学院攻读园艺学本科,2002年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工作。2006年西南大学攻读园艺园林学院蔬菜学硕士,2013年南京农业大学攻读蔬菜学博士,一直从事蔬菜遗传育种与生物技术科研工作及蔬菜种植技术推广。现为贵州大学生科院生物工程硕士生导师,贵州植物生理与植物分子生物学学会理事,贵州省蔬菜专班韭黄小分队队长,省级科技特派员。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曹雯

邓英拿着镰刀走在地里,显得有些豪迈。这位出生于黔西南州晴隆县中营镇的女博士,留着短发,戴着眼镜,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来自于土地的质朴气息,让人觉得“有点野”。

这种“野性”是邓英面对困难和压力时,在潜意识里所升腾起的自信。但她却始终告诫自己要低调行事。那句“别人能做出来,我也能做出来”的话,算是学术宣言,但刚说出口又觉得“言出必行”压力山大的邓英,让人觉得有些憨厚可爱。

作为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蔬菜研究室主任、贵州省蔬菜专班韭黄小分队队长,邓英对于蔬菜育种格外看重。她说,“现在育种技术已经很先进了,但只有自己掌握的,才是自己的技术,我们不能靠别人的技术。”

原来农业也讲科学

1998年,邓英考上贵州大学农学院园艺学专业时,说实话有些失落。

出身乡村的她并不避讳自己的“见识短浅”。比如小学三年级时,被表姐吓唬四年级的课程太难,躲在家里绣了一年鞋垫,直到想明白“四年级的课程肯定会比三年级难”,又屁颠屁颠地跑回学校。而对于高考填报志愿,起初邓英对“园艺学”的理解大抵是类似园林设计、插花艺术这样的专业,不曾想课程主体还是和“老家干的农活”有关。

当年贵州土地贫瘠,学农在人们眼里自然不是个好出路。对此,母亲曾问邓英“是干农活好,还是读书好”,从小成绩优良的邓英说“是读书好”。于是,这个能够挑50公斤谷子的女娃,就算翻山越岭、班车挤哭也要去县城里读高中。

可如今兜了一圈又回到地里,干的还是挥锄头、抬泥巴这些轻车熟路的事情,邓英的失落是显而易见的,却也只能硬着头皮先把书读好。渐渐地,邓英在专业学习中发现,“原来农业也讲科学,种地并不只是顺其自然。”

2002年,邓英从贵州大学毕业进入贵州省农业科学院工作。起初两年在修文县久长镇兴隆村蹲点,引导当地百姓梨下套种蔬菜。邓英喜欢这样漫山遍野地跑,冬天果树进入休眠期,她便带着乡亲们修剪果树,为来年搏得好收成。

“但大学里学习的知识在地里做做指导还行,真正想要在技术上有所突破,很难。”为了弥补不足,2006年,邓英前往西南大学园艺园林学院攻读蔬菜学硕士学位,并把自己的研究方向锁定在单倍体育种上。据了解,这种植物育种手段可以明显缩短育种年限,但由于技术复杂,在国内属于“很多人尝试却难出成果”的局面。

邓英记得,当年李桂莲在听取自己申报贵州省科技厅项目“蔬菜单倍体育种(芸薹属蔬菜小孢子培养)”技术研究时,问了一句:“你做不做得出来?”

“别人能做出来,我也能做出来。”邓英的声音斩钉截铁。其实她哪里想得那么长远,不过看中了单倍体育种的实用价值,想要抓住一切机会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

啃下一块硬骨头

2013年,经大学老师张万萍推荐,邓英如愿以偿考上南京农业大学博士研究生。这次邓英的研究方向依旧是单倍体育种,不过研究的植物从十字花科的白菜变成了葫芦科的黄瓜。

“以前我从不让博士生碰这个,是怕博士生毕不了业。”黄瓜单倍体育种有多难,邓英和导师陈劲枫初次见面,便被打了一剂预防针。

南京农业大学在业内久负盛名、高手云集,陈劲枫是如何选中邓英来啃这块硬骨头的,邓英不得而知,只是多年后从老师张万萍口中得到导师对自己简短的评价:“她很有思路。”

从西南腹地贵州到六朝古都南京,邓英今时今日回想起来,对南京的风景名胜可谓是一无所知。早晨天不亮就出门,到深夜才回到寝室,加之实验室在地下一层,她自嘲干得“暗无天日”。但每当在实验室里干得头昏脑胀,邓英便要去学校的基地里出一身汗,直言比起写论文、做实验,更喜欢在地里面干活,享受大汗淋漓后的神清气爽。

那时候,邓英贵阳家中5岁的儿子实在太想妈妈了,就自己坐飞机(托管服务)来南京看妈妈。给人留下了贵州人很大胆的印象。

基础科学有时靠的并不是灵光一现,而是脚踏实地的付出,在走出洞穴之前,你并不知道前方的路还有多长。在一次次的失败中反复试验着,以至于最后邓英在总结失败经验时说:“之前,也许做得不够多、不到位,而自己胜在有耐力和执行力。”

2016年夏的某一日,邓英照例走进实验室察看,她忽然在众多培养皿中发现一簇新绿,那小小的、鲜嫩的绿色植株探出头来。邓英看着它,仿佛也被它看着。在片刻的停顿后,一个声音在邓英的心中响起:“黄瓜单倍体培养成功了!”

育种是产业发展的基础

白旗韭黄,来自安顺市普定县的国家地理标志产品,在当地有着近百年的种植历史。作为蔬菜中的奢侈品,韭黄和韭菜尽管同根同源,一字之差,口感、售价都是云泥之别。甚至在人们对于产业附加值还没有概念的过去,村子里已流传着“种韭黄的人家,媳妇好找”的说法。

2018年,在全省“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背景下,普定县将白旗韭黄确定为推进当地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决战决胜脱贫攻坚“一县一业”的主导产业,以白旗村为中心联动周边村寨推出10万亩韭黄种植基地。产业规模化、产品打品牌,还需要农业科技专家保驾护航,2019年,邓英戴上了“贵州省蔬菜专班韭黄小分队队长”的袖套。

“从韭菜到韭黄,靠的是阻隔阳光照射,使之不能发生光合作用。白旗韭黄种植有自己的特色,通过割青套上遮光罩,自然生长出来,根茎肥厚,叶片嫩脆,口感更为香甜。”说起白旗韭黄,邓英满是自豪。

播种一次,采收3-5年,每年收割两次,且采收时间灵活可控,亦不怕暴雨、冰雹等自然灾害,市场价值高。但蔬菜种植讲究精耕细作,邓英有着自己的步调。

她一方面指导企业在品种上要选择抗旱、抗病虫害、直立性好的,土壤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有机质含量高的,怎么制定厢面、怎么播种、怎么进行宽窄行栽培,使得每亩可以达到2800-3000窝,年产量在2000公斤以上。一方面在韭黄小分队的日常工作之余,邓英又自发地带着队员们启动了韭黄的品种资源收集工程。

在邓英看来,育种是农业产业发展的基础。“现在农户都买种子,买来的种子开花后连花粉都没有,所以技术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行。”她希望把自己在单倍体育种领域的研究经验应用在韭黄上,以此来大大缩短韭黄的育种年限,选育更加优良的品种,为白旗韭黄的产业发展提供可持续动力。

作为家中长女,邓英从小便有着很强的责任心。她说自己读博的时候就想好了,要用所学知识担负起更多社会责任,大干一场。而在记者看来,因为不愿在退休的那天回顾一生碌碌无为,所以年轻的时候开足马力拼命努力,相较于祖辈们站在泥土里辛勤劳作,邓英只是换了一种方式与土地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