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让民族文化旅游绽放多彩魅力 2022年06月10日

榕江萨玛节侗族妇女成为主角。 (受访单位提供)

学生在丹寨万达小镇体验古纸制作。(受访单位提供)

晴隆阿妹戚托小镇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受访单位提供)

兴义布依人家包灰粽子。 (受访单位提供)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陆青剑

在贵州欣赏四季山水,领略旖旎风情,如今已成为人们出游的一个基本选项。山水之美,美在生态盎然;风情之美,美在人文跃动。17个世居少数民族和谐共生,民族村寨星罗棋布,非物质文化遗产浩瀚如海,在广阔的贵州山地空间里,民族之花四处绽放。尤其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规模在全国已跻身第一方阵。

据贵州省文化和旅游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贵州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98项(159处),省级非遗代表性名录628项(1025处);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94名,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622名;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1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2个;国家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3个,省级非遗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57个。

对栖息于斯的少数民族来说,民族文化就是他们的内在气质和人文根脉,从生产生活实践中产生或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内容,在袅袅炊烟中浸透着坚定不移的认同感和盈心满怀的获得感。

非遗体验成文旅新宠

5月13日这天对贵州省工艺美术大师、省级非遗传承人张著权来说,既平常又不平常。平常的是,他的出行总是与展示、传播剪纸技艺有关;不平常的是,这次到贵州省民族博物馆,为参加“体验非遗——剪纸之美”活动传授思南剪纸技艺。他一边讲解,一边手把手教大家剪纸手法,屏气、凝神、下刀……大家全神贯注,陆续完成自己选定的“题目”。看着一件件“新鲜出炉”的剪纸作品,他欣喜异常。

据了解,常年举办非遗体验活动,已成为贵州省民族博物馆“常规节目”。就在“体验非遗——剪纸之美”活动的前几天,该馆曾组织贵州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100名学生,在馆内开展“‘染’靓青春·非遗手工体验活动”。非遗传承人向大学生介绍植物扎染和泥土染工艺的基本知识、特点和制作技巧,并现场指导,学生按照捆扎、浸染、晾晒等系列步骤,结合自己的想法制作出自己喜欢的作品。

“亲自动手和凭眼睛看,完全是两个概念。通过这种沉浸式的体验,参与者对非遗传承有了直观的感受,加深了对非遗的认知。”贵州省民族博物馆文物中心副研究员杨亚月说,一块方巾扎结成绺,入水浸润、入料浸染,冲洗后固色,这个过程深深地吸引着学生,他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

在贵州,非遗体验已成为一种文化气场。自2017年7月丹寨万达小镇开放以来,每年来小镇的游客络绎不绝,截至今年3月,累计接待游客超2800万人次。小镇的一大卖点,就是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人们冲着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非遗项目,亲自动手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蜡染、编织鸟笼、手工造纸,体验一回非遗乐趣。入驻小镇的1项人类非遗项目、10余项国家级非遗项目和数十项省级、州级非遗项目,本身就是一个强大的气场。2021年,仅在9天非遗周的时间里,就吸引了26万余名游客前来打卡,这其中就有研学旅行的巨大贡献。

每年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与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相伴而行,黔西南在这个节日里都要举办文化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而最具体验感的是蓝染、稻灰粽子包裹、香包缝制等传统手工项目,游客不仅深度参与活动,还可带回自己亲手做的“非遗作品”给家人分享。

而这样的非遗体验活动,在贵州各个市州都有着精彩的呈现,制作一个陶器,编织一个篮子,浸染一匹丝巾,吟唱一首侗歌,酿制一坛美酒,只要有风情弥漫的地方,就有一段关于体验传统手工的故事。

对于非遗体验带来的文化感受,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认为,非遗保护要植根本土文化,使之成为活着的人文具象,滋养生活、丰富精神。非遗体验能直接吸引人们走进非遗深处,在体验中感悟非遗的久远、神韵和魅力。

民族节庆展精神内在

5月8日是黔南州传统民族节日“四月八”,三都水族自治县周覃镇的威农黄桃坝热闹非凡。布依族妇女周仪和母亲、孩子身着节日盛装,提着装满腊肉、花糯米饭、鸡蛋的花竹篮在黄桃坝流连忘返,认识的、不认识的,都与她们一家分享竹篮里的美食。

同一天,独山县百泉镇木匠巷飘荡着浓浓的糯米饭香味,布依族传统节日“四月八”风味十足。为了制作彩色糯米饭,木匠巷的街坊邻居早早就开始筹集各色染料,居民周明莉满脸笑容,开心地和伙伴们把早就准备的枫香叶、苏木红、红蓝草、黄饭花等天然染料挤压出汁,然后将这几种不同颜色的汁水放在糯米中拌匀,最后将染好色的糯米放在甑子里蒸一个小时,花糯饭大功告成。为什么要把糯米染成五颜六色的花饭?周明莉的解释是,希望生活像花米饭这般灿烂。

据了解,“四月八”是布依族纪念耕牛的节日。在这个节日里,布依族家人用煮红蛋、吃花糯米饭的方式庆祝节日,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们敲响铜鼓、唱着山歌、跳着舞蹈,在山光水色中享受节日的美好。这天之后,农忙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四月八”仅是浩如烟海的民族节庆中的一朵浪花,在贵州,大大小小几百个民族节日,让山地贵州如锦绣生花。苗族牯藏节、芦笙节,侗族萨玛节、侗年节,布依族“三月三”“六月六”,水族端节、卯节,以及彝族火把节、土家族摆手节,仡佬族吃新节,瑶族盘王节等,这些节日构成了浩大的文化气象,丰富着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也为人们提供了一个展示民族文化的窗口。

牯藏节在苗族生活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节日活动由苗族各姓牯藏头组织,一般在历史上关系较密切的村寨间进行,有小牯大牯之分。小牯每年一次,时间多在初春与秋后农闲季节,吃牯的村寨杀猪宰牛邀请亲友聚会,其间举行斗牛、吹芦笙活动;大牯13年一个轮回,仪式隆重,规模宏大,内容繁多。节日一般延续4天,第一天客人带着猪、牛、糯米、甜酒、腌鱼等礼品到长牛村,最后一天大家宰牛烹制美食让客人享用。4天中,有3天都是主人和客人共同吹芦笙跳起舞,怡然尽在其中。

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侗族萨玛节,每年农历正月、二月都要在黎平、从江、榕江侗族地区隆重上演。这个以祭祀为主题的节日,规模庞大壮观,参加活动的所有女性着盛装排队参祭,每人喝一口祖母茶,摘一小枝常青树枝插于发髻上,以村寨为单位沿着田间江边的古道走向鼓楼广场,然后是讨酒敬酒,彼此以歌为对,场面肃穆而又活泼,古风遗韵引人入胜。

贵州省民族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周真刚认为,贵州民族传统节日文化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不管是在保护中传承还是在创新中发展,都要保证民族传统节日这一资源的永续利用。

乡村景点磁场效应引八方客

民族特色鲜明的景区景点,如同星宿遍散贵州各地,雷山西江镇、黎平肇兴侗寨、从江小黄村、镇宁高荡村、平坝天龙村、晴隆三宝街道等,款款民族风情缤纷展现,凸显出我省民族文化的深厚悠远,我省的文旅融合成果更具地域意义。

有着“侗乡第一寨”美誉的黎平肇兴侗寨,四面环山,古建筑鳞次栉比,错落有致,花桥、鼓楼、溪流、吊脚楼镶嵌相间。建筑为干栏式吊脚楼,国内规模最大的侗寨鼓楼建筑群落坐落于此,在全国侗寨中绝无仅有,故又被誉为“鼓楼之乡”。

作为盛名已久的民族文化景区,肇兴侗寨古香古色的木构建筑和多姿多彩的民俗活动,已然形成巨大的磁场效应吸引八方游客。就说每年4月下旬都要举行的“谷雨节”,其受宠程度堪比吉尼斯纪录的诞生。谷雨时节,随着抬官人、丢卣卣、打花脸等富有特色的节目的上演,无数游客来此打卡,体验古老而又浪漫的神秘民俗。

尤其是最热闹最有趣的“抬官人”活动,深受游客欢迎。侗族同胞通过风趣幽默的夸张表演,表达侗家人乐观豁达的恋爱观。“抬官人”队伍沿河而下,寨佬领头,侗家姑娘跟随其后,“官人”“侍卫”“乞丐”一路做着各种幽默动作。游客跟着表演队伍沿着肇兴河一路跟拍。这样的画风,想想都让人心驰神往。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谷雨节期间到肇兴侗寨的游客高达2万人次,仅“谷雨节”这天,游客就有12000人次,可见对侗族民俗的青睐程度。

文安梅是晴隆县阿妹戚托小镇艺术团团长,每晚和搬迁到此的彝族姐妹在金门广场为游客表演“阿妹戚托”舞蹈,曾经在田间地头艰辛劳作的乡亲们转身为舞蹈演员,用“踢踢踏踏”的脚步声演绎彝族人家的生活情趣。三宝街道是一个移民搬迁点,虽然成型只有4年多时间,如今却已是一处名声在外的人文景点,周末和节假日,每条街道都是前来体验彝族风情的游客,而晚上的节目表演,让很多游客选择留宿小镇。

以“大明遗风”著称的安顺天龙屯、云山屯、狗场屯、鲍家屯、吉昌屯等屯堡景区,每年都要举办“屯堡人家过大年”系列活动。游客参与其中,屯堡人家的祭祖迎财神、跳地戏、唱山歌、猜灯谜、抬汪公、耍龙灯、点平安灯等极富屯堡文化色彩的年俗节目,吸引着无数游客走进屯堡体验“明朝年节的那些事儿”。而此间江苏南京与黔中屯堡地区的真情互动,则是东西部“走亲串戚”的一道独特风景。

把自然村寨的旋钮调到文旅村寨的刻度,贵州的乡村旅游发展呈现出来的新气象,不仅令人惊喜,更是成为一种必然。贵州乡村旅游发展中心主任、贵州旅游协会副会长张晓松说,习以为常的乡村在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如今焕发生机“破旅而出”,乡村的文化内力生发为旅游活力,整个贵州从而聚合为一个巨大的乡村旅游磁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