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当支教老师、乡村文书、乡镇“服务员”……走出校门,他们选择—— 以青春之名 赴西部之约 2022年06月09日

吴建泽在上课中。

孟会梅为村民查询政策资料。

正在整理材料的刘亚。

水城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朱芸

在讲台课间,在田间地头,在基地车间,活跃着一批年轻人,他们来自全国各地,他们刚出校门,他们不约而同选择了奔西部、赴基层,让青春与奉献同行。

他们就是西部计划志愿者。他们有知识、有朝气、有理想,在投身基层、服务基层的同时,也锤炼了自己,收获了新知识。

吴建泽 爱与被爱

“看着贵州山区的孩子,我就想到自己小时候在东北农村生活的情况。我希望通过支教这种方式,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六盘水市水城区营盘乡营盘小学五年级二班班主任吴建泽告诉记者:“在这里,孩子们的天真烂漫让我从紧张的快节奏生活中暂时跳脱,从这点上讲,他们是我的朋友。我要尽可能地开拓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拥有走出大山的动力与能力。”

吴建泽毕业于南京理工大学,本有机会保研名校的他,于去年8月选择来到贵州,和孩子们共同逐梦。

吴建泽先后担任五年级科学、数学、英语的教学任务。刚来时,针对孩子们知识面较窄等情况,他积极沟通,不仅课后分享时事热点,晚上还家访,做到教学有的放矢。为了拓展孩子们的视野和思维,吴建泽还借助母校的资源优势,开展“云参观”兵器博物馆等活动,将缤纷世界带到学校。

时间长了,吴建泽成了孩子们的知心好友。下课铃一响,他的身份就转变成大哥哥,和孩子们一起吃饭,一起打球。孩子们也当起吴建泽的贵州话“小老师”。“现在,我的贵州话讲得‘溜’得很,甚至还会讲一些少数民族话,和家长们沟通没有问题。”吴建泽说。

一年的支教时间已接近尾声。“回顾支教生活,我感到最多的是温暖。在我疲惫的时候,孩子们总会关心我,这让我充满了力量。”吴建泽说,当地老师和家长同样让他感动,“冬天的杀猪饭,夏天的樱桃,这些点滴关心,我都记在心里。这一年的支教生活,是孩子们成长的一年,也是我成长的一年。”

孟会梅 你增收我快乐

她勤走访频入户,掌握村情与民意;她抓产业谋发展,带动村民增收。她,就是来自毕节市威宁自治县、目前担任六盘水市水城区杨梅乡姬官营村代理文书的孟会梅。

2020年8月,刚走出贵州应用技术职业学院校门的孟会梅,如愿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初到姬官营村,她立即与同事走村入户,了解第一手情况。

穿着简便、背着水壶、拿着笔记本,2个月时间,孟会梅走访完姬官营村334户困难户,记录下每一户的基本情况,然后汇集资料上报,为乡亲们寻找合适的增收法子。

2021年3月,在孟会梅等人的争取下,姬官营村开始种植大球盖菇,前期的饮水、锄草、挖地等工作需要大量人手。面对这样的情况,孟会梅利用休息时间来到田间地头,和乡亲们一起劳动。“我们劳动是有钱拿的,小孟属于自愿参与,没有报酬。有时候,晚上我们都下班了,她还在地里劳动。看到她那么卖力,我们更有动力了,可不能苦了她一人啊。”一名村民回忆起当时的情景说。

“在我看来,‘志愿者’这个称号是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这意味着,我们要用理想和信念燃烧青春的热情,用知识和技能报答祖国的培养,以奉献和付出实现人生的价值。”孟会梅说,这几年里,最大的幸福,就是看着乡亲们实现持续增收。

刘亚 当好“服务员”

“3年的服务生涯即将落下帷幕,这是我最难忘、最珍贵、最有收获的一段时间。”刘亚说,她是盘州市人,2019年8月从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业后,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来到水城区勺米镇创卫办工作。“在这里,我什么事情都干。同事们总是开玩笑,说我是‘乡镇服务员’。”刘亚说,白天,她跟着同事走村入户了解情况,晚上回到办公室整理各种数据报表,加班是常事。

“虽然工作量较大,但看到老人家吃得饱穿得暖、小朋友的教育得到保障、村里的房屋越来越敞亮,我更加坚信付出很有意义。”刘亚说。

2020年是刘亚工作的第2年。这年,她主要负责帮助各村做好“千家万户小康菜园”建设项目、春耕生产,协助畜牧员开展畜禽养殖及春秋防疫工作等。

“第3年,也是最后1年,我成为了一名‘保洁员’。”为改善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习性,刘亚和同事每个星期都会深入各村落清理垃圾,并利用赶集日,向群众宣传爱护环境、垃圾分类等知识,增强大伙的环保意识。“当前,我们忙着做好夏季病媒生物防治工作,主要是灭蚊除蝇。”刘亚笑着说,3年里,她一年一样工作,每样工作都带来不同的收获。

“做志愿者是我从校园走向社会的一段美丽旅程,既丰富了我的人生阅历,又学到了各种知识,这为我下一步人生规划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刘亚说。

(图片均由共青团六盘水市水城区委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