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桂榕
下午1点前往遵义谈合作,下午5点又返回安顺。6月1日,记者在安顺黎阳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夏云工业园贵州国塑科技管业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贵州国塑)见到郭宗智时,她正和团队商讨新产品的销售战略。
“忙,太忙了,最近每天都忙到凌晨,吃住都在公司。”作为贵州国塑副董事长,郭宗智最近一直忙于工业企业耐热专用排污化工管道和磷石膏成分管材的研发测试。
她向记者介绍,公司与贵州磷化集团绿色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合作研发磷石膏成分管材,目前已进入实验阶段,新产品即将上市,预计塑料管道行业每年将消耗30万吨左右磷石膏,助推磷石膏“产消平衡”。
30年前,郭宗智只身一人从重庆揣着29块8毛钱来到安顺打拼,如今,她创办的贵州国塑年均产值达10亿元左右,掌握多项塑胶产业的改性核心技术和生产工艺,拥有39项专利,成果转化率达70%以上。
“从仅10平方米的小门面到如今20万平方米左右的厂区,靠着一股韧劲儿才走到今天。”郭宗智说,销售体系建立、产品研发、人员管理可以说都是“摸着石头过河”,尽管遇到诸多困难,但自己始终坚信靠着优质的产品总会敲开市场的“大门”。
“最多的时候,一个月销售额达3000万元。”郭宗智经常工作到凌晨,白天又登门拜访推销产品。
功夫不负有心人,如今,贵州国塑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省级“绿色工厂”和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正朝着打造国家级“绿色工厂”的目标努力。
贵州国塑有着专业的法务、财务、生产技术研发团队,正为上市作全力冲刺。她说:“我一直坚信团队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专业的事应该交给专业的人来做。”
2020年,原材料价格上涨,企业面临资金短缺、动力不足的问题,好在政府及时出台助企纾困政策,给企业送来一股“春风”。
“过去,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现在有了政策支持,企业融资渠道更广,更加坚定我们发展实体经济的决心。”
据郭宗智介绍,公司正在进行二期智慧无人工厂建设,引进大数据管理平台、自动化生产线,打通数据“孤岛”,实现生产、销售、物流数据全链接。贵州国塑将继续聚焦市政、环保、水务、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领域,围绕以复合改性材料为核心的新技术,发展配套技术,探索前沿技术,对管道领域进行再创新再升级,同时投入资金研发新能源汽车塑料零部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