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民俗学家解析端午“文化密码” 2022年06月03日

新华社上海6月2日电 又是一年端午至。民俗学家认为,农历五月初五是一个特殊的日子,端午节最初的“文化密码”与驱邪有关。为了驱瘟祈福、预防疾病,形成了挂菖蒲、插艾草、饮药酒、贴午时符、佩戴香囊等丰富多彩的端午习俗。

上海民间文化与民俗学研究学者徐华龙介绍说,端午也称“端五”。每年春夏交替的五月,空气潮湿,毒虫滋生、瘟瘴易发,侵害人体健康。因此自古以来,我国民间就将五月视为“恶月”“毒月”,并形成了许多禁忌。流传至今的许多端午习俗,也无不出于避疫、驱魔、止病、强身健体等目的。

例如,挂钟馗像、贴午时符、采集蟾酥和草药;悬挂菖蒲、艾草、石榴花、大蒜头和龙船花;祛除蝎子、毒蛇、壁虎、蛤蟆、蜈蚣等五毒;饮用雄黄酒、朱砂酒、菖蒲酒;小儿涂雄黄、配香囊、挂药包、系五彩丝、沐浴兰汤;开展比武、斗力等强身健体活动。

据徐华龙介绍,自古流传了许多端午习俗。粽子古称“角黍”。据记载,宋代时,有相互赠送角黍、绿索、艾花、画扇的习俗。午时,用艾蓬、苍术等药物熏屋,以雄黄酒在小孩额上写“王”字,以驱蛇虫。以粗雄黄和酒,洒在牛棚猪舍及缸边墙角处,以杀虫豸。有些人家在客厅中悬挂钟馗像,点香烛,焚元宝祭张天师。小孩佩带装有菖蒲、艾叶、蒜头等物的香袋,以驱病灾。

“在现代社会,虽然卫生与医疗条件都不断进步,但各种疾病不会消失,端午节是防御疾病、卫生保健的节日,”徐华龙建议,“在端午节中加入现代防疫元素,这符合民俗学发展普遍规律,也能赋予传统文化新的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