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倩
“大家可以先到这边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图案,等会儿我统一教大家怎么绣。”
近日,黔西市铁石苗族彝族乡许家坝村的“童伴之家”活动室内,“童伴妈妈”正组织孩子们开展刺绣活动,还有一些孩子跟着“童伴妈妈”在室外做运动、锻炼身体,灿烂的笑容在孩子们脸上尽情绽放。
“我喜欢来‘童伴之家’,在这里可以做游戏、看书,还可以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视频呢。”小朋友汪茂说。
为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成才,今年以来,贵州对照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达标体系各项指标要求,扎实抓好全国首批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
罗甸县、黔西市、石阡县整合各方力量,全力推进“全国未成年人保护示范县”创建工作,奋力给未成年人撑起一片“蓝天”。
罗甸县采用“五步法”精心育苗:选好“育苗人”。建立县乡村三级未保工作队伍,组建未保工作专班,乡(镇、街道)挂牌设立未保工作站,各中小学校设立社工站,配备驻校社工。播好“希望种”。探索“家校共育”机制,成立147个家长学校,建立363个家长委员会。全面开展学生法治、德治、安全、卫生、心理健康等教育。培好“营养土”。全县设立378个“多点触发”监测哨点,线上加大“12315”投诉举报和网上排查力度,线下多部门联合对校园和周边环境等开展联合执法检查。浇上“爱心水”。一对一为特困儿童开展帮扶,共为865名儿童点亮微心愿,送上温暖爱心包,为534名困难学子发放223.52万元爱心助学金。架上“温暖棚”。接连启动儿童之家、童伴之家、儿童成长驿站等未成年人关爱服务项目167个。今年以来,落实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和残疾儿童“两项”补贴142.65万元,为86名没有监护人或者监护人没有监护能力的未成年人提供临时监护或长期监护。
黔西市采取“353”工作思路,倾力做好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工作:坚持组织领导、经费保障、督导考核到位,夯实工作保障基础。健全监测预防、强制报告、应急处置、评估帮扶、监护干预“五项机制”,压实关爱保护责任。强化生活保障、医疗保障、教育保障“三项措施”,有效保障基本权益。同时,与“大数据”“法治黔西”创建、社会关爱等相融合,促进工作水平提升。全市17万余名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得到有效保障,留守未成年人大大减少。
石阡县推行“三五三”工作机制,着力打通关心关爱未成年人保护“最后一公里”:坚持组织有力的保障机制、健全协作有力的联动机制、完善精准发力的责任机制,倾心编织关爱服务网底。抓摸底排查,精准“童伴对象”;抓择优挑选,精聘“童伴妈妈”;抓资源共享,精筑“童伴之家”;抓联动网络,精织“关爱之网”;抓规范实施,精管“童伴计划”,精心打造关爱服务平台。用爱温暖特殊儿童、用心介入困境儿童、用力呵护困难儿童,暖心关爱提升服务水平。目前,石阡县民政局重点打造了79个县级留守儿童之家标准化建设示范点,各乡镇(街道)儿童专干、各村(社区)儿童主任均实现全覆盖,实现儿童建档率100%、留守儿童入学率和监护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