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明确提出要把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努力建设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强省。报告为新时代加快我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推动农业高质量发展指明了方向。
在配套基础设施建设上持续发力。加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进一步夯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基础。抢抓数字经济发展创新机遇,切实加强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推动数字信息技术与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产业深度融合,激活数字要素潜能。以灌溉设施、安全设施、产地冷链物流等为重点,持续推进生产基地标准化建设。把推进“黔货出山”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强农产品物流配套基础设施和物流服务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特色优势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在优化产业区域布局上持续发力。压紧压实粮食安全责任,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非粮化”,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在稳定提升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能力的基础上,立足资源禀赋和产业发展基础,综合考虑农产品加工业区域布局和产业融合发展需要,以市场为导向,进一步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农业产业布局,推动不同地区之间农业产业差异化、特色化、规模化发展。
在推动产业融合发展上持续发力。以优质粮油、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为重点,坚持补链、延链、强链相结合,深入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业提质增效行动,统筹推进农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快提升农产品加工转化率。以县域为重点,加强重点加工企业原料基地建设,引导加工企业向农业优势产业、优势区域集聚发展,建设一批农产品加工强县、强镇和加工园区。积极拓展农业多功能,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旅融合提档升级。
在强化要素支撑能力上持续发力。统筹科技人才资源,加快现代农业技术支撑体系建设,打造从产地到餐桌、从生产到消费、从研发到市场各环节紧密衔接的现代农业产业创新链,构建省市县三级协同、产学研用一体的覆盖全产业链的创新团队,推动农业产业创新发展。加强农业种质资源保护和良种培育,筑牢种业“芯片”基础。围绕农业全产业链,抓好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攻关。织密疫病防控安全网,增强畜禽养殖抗风险能力。完善人才激励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专家学者、技能人才等多途径、多形式服务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撬动社会资本、金融资本支持特色优势农业产业发展,放大财政资金投入效应。创新农村金融服务模式,拓宽农业经营主体贷款抵(质)押范围,增强金融服务农业产业的能力。
在引培新型经营主体上持续发力。瞄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大力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支持其做大做强,增强带动能力。以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为重点,加快培育根植农村、服务农业和农民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提升产业发展的组织化、规模化水平。充分发挥农业职业院校的作用,定向培育一批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新型职业农民。
在培育打造知名品牌上持续发力。加快建立与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相适应的农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推动经营主体按标生产,打造一批发展基础好、技术水平高、产业带动力强的全产业链标准化基地。积极推进绿色产品、有机产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认证,加快遴选一批有潜力的区域公共品牌重点培育。深入实施农产品质量品牌提升行动,加强农业投入品、特色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切实维护好贵州绿色优质农产品的良好形象。加大品牌宣传推介力度,努力提升品牌知名度、美誉度,全力推动“黔货出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