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银 冯仕龙
贵阳市启动2022年“全国城市节水宣传周”宣传活动。 (贵阳市节水办供图)
说到节水,早在2011年,贵阳市就成功跨入“国家节水型城市”行列。近几年,更是将“巩固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创建成果”列为“强省会”行动重点内容,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作为一个伴水而生的城市,贵阳与水的故事源远流长。这里,是长江、珠江流域的重要生态屏障;这里河湖众多,水系发达,境内河流长度大于10千米或流域面积大于20平方千米的河流共107条。
如何做好“水”文章?贵阳给出了答案。近年来,在新发展理念指引下,贵阳以系统思维实施节水行动,形成了全社会节水强大合力。不仅于2011年成功跨入“国家节水型城市”行列,还于2015年和2019年顺利通过国家节水型城市两次复查。
这是一场自上而下完备的决策部署。先后出台《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条例》《贵阳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实施规定》等一系列节水法规制度。2020年,随着《贵州省节约用水条例》的颁布施行,进一步推动贵阳市城市节水工作的法治化建设。同时,依据《贵阳市节水奖补办法》,累计对164家节水成效显著的企业(单位、居民小区)实施奖补,奖补金额共340万元。
这是一场迫在眉睫的“攻坚战”。严格执行国家、省级用水定额,建立供节水数据信息共享平台,对6000余家非居民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管理,并实行超计划超定额累进加价收费制度。全市计划用水覆盖率持续稳定在90%以上。对新、改、扩建工程项目严格落实节水“三同时”管理,结合优化营商环境工作要求,推行告知承诺、“减时长”“减材料”“减跑动”等举措,实现施工用水许可证全程网办、一日办结。在贵州省2021年度营商环境考评中,贵阳市“获得用水”指标得分排名全省第一。
节水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全方位统筹领导,才能事半功倍。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贵阳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9座,所有污水处理厂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其中30座再生水厂出厂水部分指标已达到地表水四类标准。2021年全市污水处理量约6.3亿吨,其中6亿吨作为南明河流域生态环境补水。目前,贵阳市已启动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建设。
资料显示,2021年,贵阳投资约0.5亿元,完成公共供水管网新建、改造约207公里;贵阳市城市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为9.48%,低于城镇公共供水管网漏损控制标准。2021年,贵阳市工业用水重复率达91%,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至每万元38.4立方米,节水型企业覆盖率达59.49%。同时,累计建成节水载体1350个,规模以上高耗水行业节水型企业建成率100%,党政机关节水型单位建成率100%。另外,截至目前,全市海绵城市项目建设面积合计约100平方公里,占城市建成区总面积的26.1%。
初夏时节,贵阳气候宜人,行走在南明河畔,水面波光粼粼、清澈见底,飞鸟不时从水面掠过,岸边的健身步道上,三五成群的市民沐着朝阳或散步或健身。一幅“水绿相映、城在园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的旖旎画卷已然展现。未来,贵阳市将进一步巩固提升国家节水型城市建设成果,坚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在“强省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奋力谱写新时代节水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