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笃行不怠开新局 砥砺前行育新人 2022年05月18日

■ 梁贵友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青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指出:“青春孕育无限希望,青年创造美好明天。一个民族只有寄望青春、永葆青春,才能兴旺发达。”大学是立德树人、培养人才的地方,是青年人学习知识、增长才干、放飞梦想的地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始终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必须回答的根本问题。

近年来,贵州医科大学坚持和加强党对思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着力构建思想政治工作新格局,努力培养能够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加强党对思想政治工作的全面领导。“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学校始终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自觉把牢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正确方向。一是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学校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入贯彻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和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精神,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主体责任,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二是成立由校党委书记、校长任组长的思想政治教育、思政课课程建设、课程思政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党委书记是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校长和其他班子成员履行“党政同责、一岗双责”,构建学校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职能部门协同配合的工作格局,努力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育人合力。三是建立校领导、院(系)领导联系学生的制度,落实领导班子成员主动进课堂、进班级、进宿舍、进食堂、进社团、进讲座、进网络,深入一线联系学生,及时准确把握学生思想动态。

推进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统筹推进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是办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学校认真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抓手。一是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的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制定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的实施意见,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作为校级重点学科建设,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列为校级重点课程建设,高标准打造思政课教学创新中心,严格落实思政课专项经费、思政课实践教学经费和思政课教师专项津贴,按照“六要”标准加强思政课教师队伍建设、坚持“八个相统一”推动思政课改革创新。二是大力推进课程思政体系建设,高规格建设贵州医科大学—新华网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中心;新华网成立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接学校课程思政建设相关事宜,发挥资源优势,投入宣传力量,助力课程思政建设工作水平提升;学校成立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及各学科专家组成的课程思政教学研究专家委员会,指导学校课程思政教学研究工作的开展。三是组建专业课教师、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教师的课程思政教学团队,常态化开展系列教研活动,举办课程思政建设专题报告会,设立校级课程思政建设项目,积极申报省级课程思政示范项目,成功获批省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教学名师、教学团队)7门,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

促进线上和线下思政教育同频共振。思想政治工作从根本上说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学校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做好思政教育工作,做到学生在哪里、思政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一是抓好教室主课堂,学校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学校领导班子、各学院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带头讲思政课,严格落实思政课教材使用、学分、学时要求;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认真落实三级听课制度、教研室集体备课制度、新入职教师试讲制度,定期召开教学督导集体反馈会,及时做好整改落实;充分挖掘专业课程思政元素,发挥好专业课教学的思想政治教育作用。二是用好社会大课堂,通过社会调查、生产劳动、参观考察、公益活动、医疗卫生和科技文化志愿服务、“三下乡”等活动方式让大学生走进社会,深入挖掘社会实践教学、实践活动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三是占好网上云课堂,通过“贵医学子”公众号发表党史学习教育、新闻热点、安全教育、贵医记忆、导员魅力、优秀学子风采和迎新专栏文章和设置“党史诵读”和“辅导员化主播”等专栏;利用教育部“优秀易班共建高校”网络平台打造“贵医抗‘疫’行动”特色快搭、易课优课学习活动、红歌短视频创作比赛、党史学习线上接力等活动;利用“贵州医科大学团委”微信公众号、官方网站、官方抖音,构建“三维立体”融媒体矩阵,开展“四地同上一堂党史课”主题党日活动,激励青年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进力量。

坚持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并行齐进。持续发挥文化的教化涵养作用,能够思政教育工作更接地气、更有活力、更具温情。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学校坚持在推进文化建设和制度创新有机结合中做好高校思想工作。一是深入开掘既有文化资源,着力打造有内涵、有特色的文化品牌,积极弘扬“严谨求实、开拓创新、精益求精、艰苦奋斗、担当奉献”贵医精神,凝练校训、校歌、校徽文化精髓,完善校史馆及生命科学馆建设,及时推出红色校园文化精品,着力把思想政治教育、人文艺术教育、专业素质教育、创新意识教育及实践能力教育贯穿于校园文化建设全过程。二是坚持“文化建校”办学理念,致力引领团学活动高质量发展,认真办好“高雅艺术进校园”“道德讲堂”,进一步提高校园文化活动水准;通过“多彩校园·闪亮青春”全省大学生校园文化活动月、校园精神文明建设“五大工程”“青马工程”等系列活动,弘扬传承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三是强化安全文化普及教育,制定校园及周边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隐患大排查、大整治专项行动实施方案,定期对学生宿舍、食堂、图书馆、实验室、资料室、仓库等重点部位进行安全消防大检查;加强“三防体系”建设,建立校园监控系统,进一步完善安全工作“四级巡查”制度、应急预案及相关规章制度,不断深化平安校园“护校行动”;积极组织开展“识假防骗”“6·26禁毒”“消防安全”“安全生产月”等系列安全法制宣传活动,着力营造稳定和谐的育人环境。

(作者为贵州医科大学党委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