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依靠数字产业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 2022年05月18日

■ 张明玉 苏志文

在新的“黄金十年”,贵州应紧紧依靠数字产业优势,充分释放数字赋能农业农村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效应,推动大数据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

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大任务,是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贵州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数字经济增速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大数据已成为贵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优势。

大数据成为贵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优势。近年来,贵州充分发挥地质构造稳定、生态气候凉爽、“水火互济”的电力结构和较低的电费等独特禀赋,深入推进大数据战略行动实施,大数据已成为新时代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和世界认识贵州的新名片。《中国数字经济发展白皮书(2021年)》显示,2020年,贵州数字经济增长势头强劲,增速超过15%,增速连续六年排名全国第一。在国发〔2012〕2号文件出台十周年之际,新国发2号文件为贵州开创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作为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贵州已经形成了信息软件、电子商务、移动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主的数字产业体系。大数据成为贵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先行优势,充分挖掘农业农村大数据价值,是贵州实现乡村振兴破局的时代选择。

大数据为贵州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注入新动能。大数据能够增强农业生产可控性,有利于农业现代化。通过利用大数据等数字技术,将农业生产全过程进行数据化,构建从种源保障、到种植管护、再到品质控制的大数据链条,实现农业生产实时监测与智能控制,确保农产品的供给质量安全,有助于科学决策。大数据能够促进农民增加收入,提高生活水平。基于大数据技术的农村电商具有供需快速匹配、产销高效衔接特点,将打破城乡经济机会在地理上分布不均的障碍,助推黔货出山,进而增加农民经营性收入;贵州数字产业的发展延伸出数据中心安装维护、服务器生产、数据标注等相关产业,促进了大数据就业机会向农村下沉,增加了农民工资性收入;数字金融作为普惠金融的载体,摆脱了传统金融机构受地理位置和时间的限制,降低了金融投资门槛,方便农民进行金融投资,从而获得财产性收入。大数据能够促进乡村治理现代化。利用大数据技术,构建农业农村大数据系统,将打破各部门相对孤立的数据壁垒,使基层治理决策更具准确性和科学性,为实现乡村有效治理提供可行的方案;通过大数据推动社会治理和服务重心向基层下移,有利于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通过防止返贫大数据监测平台和帮扶APP,对收入骤减或支出骤增的贫困家庭加强预警监测,有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推进大数据与农业农村现代化深度融合。适当超前布局农业农村新型基础设施。推进农业传感器、农业机器人、溯源技术、智慧农业环境监测设施等技术成果在农业生产管理的应用,驱动农业生产向智慧型转变;加快建立覆盖农业全产业的大数据全过程信息链,推进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业服务业全方位、全链条数字化转型;推动宽带乡村、智慧乡村工程向自然村延伸,打通农村信息化“最后一公里”;升级改造农村电网,加快农村光纤宽带、移动互联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发展;加强大数据在基层党建、基层民主自治、乡村管理决策等方面的创新应用。优先发展农产品共享物流与乡村智慧旅游新产业新业态。依托大数据先进技术,发挥农村地区比较优势,提升农产品流通效率,促进“农产品进城”;以大数据、云计算为基础,以移动终端应用为核心,挖掘贵州传统村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旅游资源,开发贵州民族文化线上数字化体验产品;通过乡村文化IP形象设计、乡村文创产品研发等一系列手段延长乡村旅游产业链。完善大数据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协同推进机制。充分发挥大数据平台多主体介入、多资源整合、多业态融合、多场景组构、多渠道共线、多价值共享的扁平化、柔性化、智能化、精准化服务;强化组织协调,统筹各方资源,利用平台杠杆逻辑鼓励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广泛参与,促进政府推动、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多元协同推进机制的实现,形成多元主体共建共促发展格局。

(作者单位: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张明玉为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发展战略研究所所长,国务院学科评议组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