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晓飞
教育部新印发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2022年版)》中,增设了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其中,根据不同学段制定了“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等日常生活劳动”等学段目标,新标准于今年秋季学期起施行。劳动课独立出来,引发广大网友的热议:阔别多年的劳动课回来了!
根据新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劳动课程分为四个学段,1至2年级为第一学段,3至4年级为第二学段,5至6年级为第三学段,7至9年级为第四学段。要求突出学科思想方法和探究的学习,加强知行合一、学思结合,倡导“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
劳动课程内容结构中,除了清洁整理、烹饪、使用电器等日常生活劳动,还包括生产劳动和服务型劳动两个可选项。日常生活劳动包括清洁与卫生、整理与收纳、烹饪与营养、家用器具使用与维护四个任务群;生产劳动包括农业生产劳动、传统工艺制作、工业生产劳动、新技术体验与应用四个任务群;服务性劳动包括现代服务业劳动、公益劳动与志愿服务两个任务群。
古人云:“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从简单到复杂,从校内到校外,从体验到创造,让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在劳动中得到成长锻炼,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劳动教育模式,是本次课程标准调整的意义所在。
劳动教育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也是我国学校教育的优良传统。劳动实践是体力与脑力相互交织的融通性过程,在普及生活技能、提升动手能力、开展职业启蒙等方面有着独特的育人价值。将劳动从原来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独立出来,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遵循教育规律,实现知行合一。
我们得承认,近年来,校园的劳动教育一定程度上正被弱化,部分学生出现厌恶劳动甚至不会劳动的现象。端坐在教室里学习理论知识固然重要,但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劳动,在做中学、用中学、创中学也非常关键。尤其是,经历了从遇到问题到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后,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将得到质的提升。其间,也将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品质,全面体验生活的乐趣。
液态金属打印技术、激光切割技术、智能控制技术……伴随着社会的进步,劳动形态发生重大变革。新课程标准也紧密结合当下经济社会的新变化,融入相应的技术体验与应用,不断丰富劳动教育的类型,提升劳动教育的实效。
提高义务教育的质量,离不开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开展多种形式的劳动教育活动,有助于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开拓视野,从劳动中发现和培养自身的兴趣,提升课后服务水平。劳动课程回归,也是落实“双减”政策的题中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