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围绕推进工业大突破汇聚人才 长袖善舞价值现 2022年05月07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江婷婷

一身深蓝色的工作服,一副银框眼镜,在遵义中铂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的生产车间内,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嵇建斌正在进行日常工作检查。作为企业的科技带头人,嵇建斌除了带头进行新产品研发之外,每天都要到企业各车间进行巡查一圈,确保产品质量。嵇建斌是中铂硬质合金专家。通过人才引进,他从湖南省株洲市而来,一直扎根遵义市红花岗区。十年间,他办企业、刻苦钻研,成功入选了“贵州省千人创新创业人才”。

在嵇建斌带领的创新团队努力下,遵义中铂硬质合金有限责任公司获得了国家专利60多项,获得省、市专项科研专项经费达500余万,完成贵州省科技厅《硬质合金冷镦模的研发与中试》、科技部《粉末冶金冷镦模的研制与中试生产》等多个重点项目。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创新的核心要素。“十四五”时期,贵州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坚持把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作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首要任务,奋力实现工业大突破。立足工业产业人才发展现状,聚焦做大产业、做强企业,不断优化政策机制,编制印发《贵州省“十四五”工业人才发展规划》,梳理2012年以来省级层面制定出台的人才政策措施,形成《贵州省工业产业人才政策摘要》,并制定“十四五”时期十大工业产业重点人才五年倍增目标任务。

“管行业管产业就要管人才。”贵州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党组成员、副厅长项长权表示。

遵义市紧紧围绕十大重点产业倍增计划,推进工业人才引进招聘工作,及时充实行业专家库,强化人才培养等举措。今年以来,该市共组织工业企业211家提供人才需求岗位1330余个,计划引进招聘人才1600多人,已落地300余人。

“人才大汇聚”推动“工业大突破”。数据显示,目前,全省共有工业人才93万人,占全省人才资源总量的16.6%。全省十大工业产业人才总量为70.1万人,占全省工业人才总量的75.37%。

产业发展,人才培育引进,要同频共振。科研平台既是科技创新的强力引擎,也是引进高层次人才的强大磁场。经过多年发展,全省人才平台显著提升。目前,全省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213家,国家级、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分别有12家、49家,新建5家国家级、20家省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新建20家国家级、94家省级技能大师工作室,新建国家产业技术基础公共服务平台2家,对人才的承载能力明显增强。

中铁五局物资公司贵州天威建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刘远创新工作室”,在高级工程师刘远带领下主持完成的科研项目《醇胺改性高早强无碱速凝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无碱速凝剂产品,已应用于中老铁路、勐绿高速、南玉铁路、川藏铁路等重点工程,不仅有效降低了喷射混凝土回弹率,提高了28d抗压强度,更有效解决了施工环境的粉尘污染浓度,产品累计完成产值约5000万元,创造利润约750万元。

“贵州新型工业化呼唤更多的人才,也必将造就更多的人才。”项长权表示,2022年及今后一段时期的人才工作中,全省工信系统将以超常规举措培养、引进、用好人才,在新征程上奋力推进人才大汇聚,努力将贵州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