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汇聚人才 富美乡村绽芳华 2022年05月07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刘蓝婴

踏上新征程,启航向未来。“十四五”时期,贵州将聚力推进农业大发展,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发展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

在落实粮食安全政治责任、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深化农村改革、实施乡村建设行动、强化乡村治理、构建高质量发展乡村建设体系等各项工作中,都离不开专业人才队伍的支撑。

解农业农村“人才之渴”,我省扎实做好乡村人才“引育用留”全链条整体强化,打造乡村人才凝聚的“引力场”、施展才华的“大舞台”,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努力实现农业农村人才“大汇聚”。

为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精神,近期,农业农村部出台《推进贵州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方案》,明确将进一步强化人才支撑和政策扶持力度,引进和培养一批农业产业领军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这对正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农业产业化的贵州而言,无疑又新增一对“人才翅膀”。

近年来,我省积极引进培育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聚焦培养造就一支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的“三农”工作队伍,实现了农业农村人才大汇聚、农业农村经济大飞跃、农业农村发展质效大提升,切实推动了全省农业农村工作高质量发展。

截至2021年底,全省农业农村人才已达130余万人,其中,国有企事业单位农业科研及推广人才2.2万余人,农村实用人才128万余人,人才总量比“十二五”时期增加了近10倍。

人才规模迅速壮大、人才结构持续优化、人才发展平台逐步丰富、人才培养体系初见成效……这份成绩单的背后,不仅隐藏着贵州在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中的良策实招,还凝聚了一大批省内外农业农村人才在贵州的创新创业故事。

贵州农业农村领域的招贤纳才工作,可谓是力度非凡。在第九届贵州人才博览会期间,我省单独开辟了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引才专区,约1500个引才岗位开展线上线下引才。2021年,我省完成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项目招商2220多个,引资699亿元,一大批具有世界眼光、丰厚资源、前位理念和技术的特色产业高端人才也同步落地贵州。

贵州农业农村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不仅在“引”,更在于“用”。我省建立“五个一”农业技术服务保障工作机制,近两年组建团队1019个,积极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户解决生产实际中的技术难题。同时还组建国内知名专家任首席顾问的专家团队12个,建成7个院士工作站,充分发挥人才在其学术和技术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加快先进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转化和应用,让人才带动产业,让产业成就人才。

为了提升人才能力水平,我省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加强党员干部、基层农技人员、农村实用人才、高素质农民等教育培训和农业经营主体培训。此外,还不断完善“优才卡”“人才日”等激励服务机制,把勇于创新、业绩突出、行业认同的专家人才推荐出来,开创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生动局面。

要实现在乡村振兴上开新局、推动农业农村现代化,需要巨大的物质力量,更需要强大的人才支撑。去年召开的省委人才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行动汇聚人才,聚焦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汇聚一批高素质的“新农人”、善经营的“农创客”、会带头的“兵支书”。

人才兴,产业发展才能如虎添翼。去年,兴义水稻超高产试验田亩产达到1123公斤,再次刷新了全省水稻产量记录,这让贵州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副所长罗德强激动不已。多年从事杂交水稻超高产和栽培生理研究的他,与团队默默耕耘着这片广袤土地。近期,好消息再次传出,贵州省农科院发布4套贵州优质杂交水稻单产提升及超高产精确栽培关键技术,为保障粮食安全提供技术支撑。

自2013年创业以来,贵州泛亚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田亚十分看重人才队伍建设。这位“80后”的农业创业者,采用合伙制的方式,吸纳了许多优秀人才进入核心部门,创造出产地、产品、产销三位一体的商业模式,破解了兴仁市薏仁米产业“小、散、弱”的问题,并累计带领34万农户增收致富。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村子更美,村民更富。”紫云自治县猫营镇黄鹤营村党支部书记黄恒礼在乡村振兴开局之年立下目标。2017年,从军近20年的黄恒礼放弃级别待遇,返乡自主择业,如今带领群众强产业、美村庄、兴文化。在乡村振兴战略行动中,安顺市持续深化“兵支书”模式,开展基层治理,推动村庄建设,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眼下,贵州的广袤乡村生机勃勃,农业农村人才干事创业激情澎湃,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人才“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