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 菲
黔中五月,筑城入夏,繁花渐隐,诸峰笼翠,在碧水蓝天的映衬下,宛如展开了一幅巨型山水画卷,很像是张大千先生的“泼墨泼彩大写意”。
也许是盘古开天地时突发异想,悉数将中国画里的层峦叠嶂、怪石虬松、折溪飞瀑……都慷慨地赋予这片土地。也或许是上帝造物时灵光一现,把范宽山水里的雄壮浑厚、马远作品中的灵秀清奇完美地融为一体,再采用大面积青绿颜料泼洒渲染,从而奠定了“黔山秀水”这一独特的基调和主题。
而筑城,则是黔景巨幅上最为精彩灵动的布局之一。
据说“箐”“筑”等名字的由来,都和数百年前这里漫山遍野的竹林有关。那些品种丰富、质地优良的斑竹、绵竹、箭竹、金竹、画眉竹……被心灵手巧的艺人制作成各种吹奏、打击乐器,其名曰“筑”(音“竹”),遂代其称。难怪她总有一种清雅脱俗的气质,仿佛谁遗忘在翠湖莲峰间的一块玉璧。
至于别号“林城”,当然源于周围绵延的环城林带,目前市内公园中名带“森林”二字者已十之有余,即便未以此命名,园内也必定绿涛似海、翠色欲滴,不愧是中国首个国家森林城市。
筑城最美的季节是夏天。虽然告别了万亩樱园的璀璨、油菜花田的金黄,但高低错落的山峰、蜿蜒曲折的河流、深浅不同的青绿在这里浑然天成、相得益彰。
偶来一场疾雨,洗出山峦与天空本色,更把这一季的轻绿浅碧搭配得赏心悦目、充满生气。看那山间云雾缭绕、飞鸟阵阵,层林如翡似玉、露珠点点,碧空与湖泊俯仰之间相映成趣,再点缀几处若现似隐的盘山阶梯、亭台楼阁……如此精美绝伦的佳作,若非善者千锤百炼,必为高士神来之笔!
筑城的花有时辽阔有时零星,但从不缺席于四季。在初夏这张巨幅里,点缀的是蔷薇、玉兰、木槿,以及一些叫不上名儿的各色野花……繁简适度,浓淡刚好,宜赋诗词,宜入画屏,可婉约亦可豪放,让人再也想不出还能怎样安排,会比这一切更加巧妙合理。
气温是筑城最具代表性的名片。和其他城市相比自不必说,就是与“春城”对照,也有紫外线弱、空气湿润等优势,故众驴友为其编撰顺口溜“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气候宜人,要数贵阳”,可谓实至名归也!居于城中,白天极少闻聒噪不安的蝉鸣,夜晚听不到沸反盈天的蛙声。不知桃花源的夏天,是否也这般祥和、静谧?
哪怕是最热的正午,只需找一处屋檐倚墙角发呆,或躺于树下花丛中小憩,都可以在习习凉风中感受到夏中春意。宅在家里也没关系,随便打开一扇门窗,便能立刻领略到“清风徐来”的惬意。此时沏一壶茶,就一本书,偶尔抬头看看窗外这幅天然巨画,再与落在窗台的小鸟对视一眼,心中便充满了愉悦。
此时若能漫步在南明河畔、花溪河滩,抑或是泛舟于红枫湖上、黔灵湖中,眼前移动着连绵不绝的青山倒影,耳际吹拂过温暖和煦的舒爽轻风,同时伴随着一声声清脆婉转的鸟鸣,以及水面不时跃出的鲫鱼、锦鲤……让你恍惚中分不清身在蓬莱仙境还是洞天福地。
空气质量是筑城最引以为傲的资本。这里衡量空气的指标应该用负氧离子的含量,以及是否带有香甜气息。尤其是夏天往树林里一钻,瞬间感觉进入了一个巨型空调房和天然氧吧里。密叶和幼果间散发出来的淡淡清香,是如此沁人心脾,让人忍不住想再做几次深呼吸!
有人调侃贵州“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殊不知这正是大自然最杰出的控温创举:两三日下场雨,让即将升至30度的气温又降到20度左右,还顺带将空气也净化一番,湿度也提升一下。同时只有在黔中行走过的人,才懂得“五步不同景,十步不同天”是什么样的视觉体验,才明白“目不暇接”一词所代表的诧异和惊喜!
如今,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贵州正在这个崭新的时代凸显出自身的魅力。筑城作为省会城市也不甘寂寞,将“生态文明”“以人为本”、打造“公园中的城市”作为新时期的一步大棋,因地制宜建起了山体公园、河滩湿地……到时候不管市民愿否,都将入住“绿树浓荫夏日长”“出门就把公园逛”的大观园式新型城居!
筑城和筑城的夏天,就是这么令人着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