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 大赛引领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2022年05月04日

始于1989年的“挑战杯”竞赛,始终坚持“崇尚科学、追求真知、勤奋学习、锐意创新、迎接挑战”的宗旨,在促进青年创新人才成长、深化高校素质教育、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贵州大学以此为契机,按照“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教、以赛促建”的理念,形成长效育人机制,着力培养学生的科研兴趣、科研能力和科学家精神,大力推进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学校共组织4600余名学生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42件作品获省赛一、二等奖,国家级竞赛获奖等次和总数居全省高校第一。

自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启动以来,校内多部门协作、积极筹备、全方位宣传,营造了浓厚的科创氛围。参赛选手们精心准备,全力以赴投入比赛,展示了贵大学子的科研水平和创新风采。

“通过这次‘挑战杯’比赛,我和团队里面的每一位同学都从中收获了很多东西,增长了学识、拓展了视野、锻炼了能力、锤炼了意志、增强了信心。”谈及参加此次“挑战杯”取得的收获时,贵州大学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学生郭声鑫这样说。

郭声鑫所在的团队从2019年开始,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校长宋宝安和精细化工研究开发中心副主任吴剑的指导下,对香草硫缩病醚进行新的修饰和结构改造,从众多合成的化合物中,通过抗病毒、促生长、抗逆境等生物活性评价以及部分环境毒理和环境行为的风险评估,得到了结构新颖的植物免疫诱抗剂——氟苄硫缩诱醚。此次,团队负责的项目《新型植物免疫诱抗剂“氟苄硫缩诱醚”的开发及应用》获得了主赛道全国一等奖。

一直以来,贵州大学高度重视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优势,推动不同学科背景的学生组建团队,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科学素养,激发创新能力和迁移学习能力。

“因为学科所具有的交叉性课程特征,促使我去探索一条文工交叉结合的教学模式,我与管理学院的田馨老师带着同样的教学实践需求,共同搭建了由机械学院和管理学院学生参与的项目团队,本着‘跨界融合、合力创新’的目的进行教学实践。”机械工程学院教师谢钦妤说,学院鼓励跨专业的融合和交流,积极推动教师和学生在交叉性学科领域进行教学实践和探索,通过以赛带教的教学方式,不仅极大地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促进了教师教学方式的创新性探索。

“学院将学科竞赛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和院校两级管理,对教师指导工作量进行认定,对成绩优异的指导教师和学生给予奖励。并对参赛学生实行创新创业学分制,建立了学分申请、认定、登录、查询与评价的长效机制。”管理学院教师田馨说。

针对实践教学存在的短板,贵州大学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把创新创业教育贯穿到整个人才培养过程。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增加了“创新、创业及实践课程”模块不少于3学分,第二课堂不少于6个学分等内容。

目前,学校已建设了2个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6个省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7个校级大学生创新创业平台。同时,学校大力实施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和校级SRT项目,2021年共立项大学生创业创新项目国家级48项、省级123项、校级108项,SRT项目立项365项。

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公布的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排行榜中,贵州大学共获得全国奖项400多项,其中“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共获金奖1项、银奖4项、铜奖15项,学科竞赛在全国高校排名从2017年的200多名提升到2020年的第10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