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蒋明镏
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同样,一门好手艺虽深藏于静谧小巷中,也能吸引顾客。
“多穿点衣服嘞,不然容易感冒!”4月29日,施秉县一条狭长而宁静的小巷深处,衣欧桑服装店的店主吴光丽坐在缝纫机前,一边赶制衣裳,一边叮嘱正要上学的女儿增添衣物。见女儿披上了外套,吴光丽才又埋头缝制衣裳。
外出务工挣钱与在家陪伴亲人,哪个更重要?这是曾经困扰吴光丽的一道难题。如今,她已过上“鱼与熊掌兼得”的幸福生活。
作为苗家女儿,吴光丽从小喜欢绣花、搭配服饰。早些年,她离开家乡到广东打工,挣钱补贴家用的同时,学会了使用缝纫机。
几年后,吴光丽回老家结了婚,为了挣钱依旧常年外出务工。2008年有了孩子,她犯了难:拿起工作抱不了孩子,抱起孩子就挣不了钱。
考虑再三,吴光丽向母亲借了5000元,用1800元买下第一台缝纫机,留在老家以缝制衣服为生。“你看,就是放在门口角落那一台。”吴光丽向记者介绍,那时候心里没底,但也只能放着胆子干。
事业刚刚起步,手中只有一台借钱买来的缝纫机,没有店面,吴光丽就在家里做衣服。赶集的时候,她将自己缝制的衣服穿上身,向往来顾客展示。出色的手工艺配上自信的光芒,第一次“走秀”成果令吴光丽相当满意。
找吴光丽做衣服的人越来越多,她的生意越来越好。2018年,吴光丽注册成立施秉县衣欧桑民服饰有限公司,并盘下这座藏在深巷中的小店面。“那时,在县就业局的帮助下,我得到了8万元两年免息的贷款,这对我扩大生产规模帮助很大。”
这些年来,吴光丽每日都钻研着如何让民族服饰结合现代工艺,让大家穿得舒服又美观。与此同时,她将自己制作的民族服装发到抖音平台上,新颖靓丽的款式吸引了许多来自北京、浙江、香港等地的顾客。
“我们店里的衣服几百到上千的价位都有。你看这款,穿上身特别好看,光去年就卖了200多件。”吴光丽告诉记者,平日里主要是自己一个人在店里做衣服,忙不过来的时候就请人帮忙。由于店里的衣服都是订制的,接了单再做工,基本不会出现货物积压情况,行情好时一年能赚13万元左右。
“事情在手上,家人在身边,过日子不就图一个安心吗?”吴光丽说,服装店虽然不大,却是她勤恳工作的舞台,也是她幸福生活的港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