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新闻发布会受到众多媒体关注。
记者现场提问。
4月28日,省会贵阳,春光明媚,风和日丽。
贵州饭店国际会议中心,红旗招展,掌声雷动,振奋人心,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胜利闭幕。
在三天半会期里,大会选举产生了出席党的二十大代表,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审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共贵州省第十二届纪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产生了中国共产党贵州省第十三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副书记。
会后,中共贵州省委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省第十三次党代会和省委十三届一次全会总体情况和大会主要精神。
人民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关心贵州工作,专门嘱托要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努力开创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今天,贵州省第十三次党代会胜利圆满落幕,大会提出了新的发展愿景目标,明确了高质量发展的主战略是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定位是“四区一高地”,能否介绍下关于主战略、主定位的战略考量?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在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上,高质量发展是贵州全部工作的主题。为了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次党代会确立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和“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引领全省人民奋力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
关于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贵州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的集中体现,是推动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落地生根的必然要求,是衷心拥护“两个确立”、忠诚践行“两个维护”的实际行动。这是近年来省委重大决策与时俱进的深化提升,既体现了坚持和延续,又是着眼新阶段新要求的深化和发展,有利于保持工作的连续性、稳定性、创新性,使战略落点更精准、战略路径更清晰、战略构想更丰富。这是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四新”是新发展理念在贵州的具体化表现,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目标。贵州发展的差距在“四化”、潜力在“四化”、空间也在“四化”,“四化”是我省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四新”“四化”两者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只有“四化”加快突破,“四新”才能加快实现;只有以“四新”为引领,“四化”才能高质量推进,才能开创贵州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这是全省上下共同愿望的充分反映。将围绕“四新”主攻“四化”确立为主战略,把握了服务“国之大者”与发挥贵州优势的紧密结合,完全符合贵州实际和时代要求。只要紧紧围绕“四新”主攻“四化”,贵州就一定能打造竞争新优势、打开发展新局面。
关于“四区一高地”主定位。国发〔2022〕2号文件明确贵州建设西部大开发综合改革示范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样板区、内陆开放型经济新高地、数字经济发展创新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区,这是党中央、国务院在新起点上赋予我省的全新战略定位,为贵州高质量发展赋予了新的内涵。党代会将“四区一高地”作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定位,就是要引导全省上下深刻认识贵州在全国发展大局中的战略地位和重要作用,增强以一域服务全局的高度自觉,通过建设“四区一高地”,使贵州在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中的比较优势进一步发挥,在落实国家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中的责任担当进一步彰显,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中的地位作用进一步提升,努力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贡献更大力量。
新华社:今年年初国务院印发了关于支持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的意见,这是支持贵州未来几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磅文件。请问贵州将如何把用足用好文件政策与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更好结合起来?这个文件与老百姓又有何关系,对改善民生有何好处?
省委常委,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陈少波:党代会报告深入贯彻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要求,与时俱进作出了把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作为主战略、把“四区一高地”作为主定位等重大部署,描绘了贵州未来五年发展的美好蓝图,提出了“两高于、一达到、四倍增”等发展目标,完全符合总书记和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完全符合贵州实际和人民期盼,必将高度凝聚各方共识,广泛汇聚各方力量,加快推动贵州高质量发展,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
高度重视关心民生是新国发2号文件的鲜明特点,可以说是事事处处关注百姓生活、注重改善民生,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在指导思想、战略定位、发展目标上高度重视关心民生。第二,在重大政策、重大项目、重大改革上高度重视关心民生,几乎涵盖了老百姓吃住行、水电路气讯、钱袋子米袋子、就业就医就学等方方面面。第三,在推动新国发2号文件贯彻落实上高度重视关心民生。国家对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高度重视,专门印发了国家有关部门和单位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省委、省政府专门制定出台了贯彻落实新国发2号文件的实施意见,其中与民生直接相关的政策措施占比近70%。
党代会明确要求,要把造福人民作为最重要的政绩,把老百姓当亲人,把老百姓的事当家事,真正一切为人民打算,努力用干部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指数”。我们要深入悟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以百姓心为心、以百姓事为事,按照这次党代会和新国发2号文件部署要求,扎扎实实地把每一项惠民利民政策举措落实到位,努力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让老百姓的生活越过越殷实、越过越红火。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党代会报告中强调,要全力推进人才汇聚,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请问,未来五年,贵州在这方面将采取哪些措施,集聚更多人才助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省委组织部副部长、新闻发言人王瑞军:省第十二次党代会以来的五年,是贵州发展历史上极不平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五年。在省委坚强领导下,贵州人才工作取得长足进步,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将坚持党管人才原则,按照省第十三次党代会的安排部署,始终把人才资源开发放在最优先位置,深入实施新时代人才强省战略,以超常规举措实施人才“四大工程”,奋力推进人才汇聚,努力把贵州建设成为全国最有吸引力凝聚力的人才高地之一,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奋力谱写多彩贵州现代化建设新篇章持续提供坚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一是突出“急需紧缺”做好引才工程。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围绕“四新”主攻“四化”主战略、建设“四区一高地”主定位,持续在引进急需紧缺人才上下足功夫,真金白银投入打造人才引进“强磁场”。
二是突出“强基固本”做好育才工程。坚持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注重技能人才、乡土人才的培养使用,推动建立覆盖全面、资源共享、衔接有序、梯次递进的人才培养体系,努力为人才成长“搭台子”“架梯子”“压担子”,让更多的千里马竞相奔腾,真真正正形成人才“涌似云”的喜人景象。
三是突出“人尽其才”做好用才工程。坚持以用为本,全面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有效破除人才引进、培养、使用、评价、流动、激励等方面体制机制障碍,真刀真枪破解人才政策“中梗阻”。
四是突出“人才满意”做好留才工程。坚持把“人才满不满意”作为首要标准,健全完善人才薪酬待遇、住房、医疗、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等保障措施,积极主动为人才提供“保姆式”服务,不断提升人才服务工作质量,真心实意创优人才环境“生态圈”,让各类人才在贵州安身、安心、安业。
贵州日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贵州此次党代会报告也提出,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在高质量发展中共享高品质生活,加快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在新的起点上,请问贵州未来对推动共同富裕有哪些新的思路和举措?
省委常委、省委宣传部部长、省委新闻发言人卢雍政:“国之称富者,在乎丰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
共同富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循序渐进、分阶段推进。从发展阶段性特征来看,当前贵州社会主要矛盾和全国一样,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又集中体现为发展不足、质量不高。我们必须正视差距、直面问题,围绕共同富裕这一宏伟目标,保持历史耐心、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以高质量发展为统揽,适应人民需求变化,尽力量力、用心用情,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在做大“蛋糕”的同时分好“蛋糕”,让人民群众改善生活品质、走向共同富裕的期待变成现实。
我们将围绕促进物的全面丰富,持续提高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这次党代会报告专门对加快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进行了部署,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坚决完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硬任务,二是扎实做好乡村振兴大文章,三是抓好提高城乡居民收入“牛鼻子”,四是加快补齐基本公共服务短板,五是夯实城乡基础设施支撑。
我们将围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满足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一是奏响时代强音,坚定走好现代化新征程的信心决心。深入宣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贵州的生动实践,大力培育和弘扬团结奋进、拼搏创新、苦干实干、后发赶超的新时代贵州精神,弘扬劳动创造幸福、奋斗成就梦想的思想观念和时代潮流。二是厚植文明土壤,集聚走好现代化新征程的持久力量。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作用,实施红色文化传承推广工程,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断擦亮“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品牌,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三是优化文化供给,丰富走好现代化新征程的精神食粮。全面繁荣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哲学社会科学事业,大力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和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利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企业、文化业态、文化消费模式。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进旅游大提质。积极推动为文旅企业纾困解难,加快旅游业复苏回暖,做大做强“幸福产业”“富民产业”。
(本文为节录,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天眼新闻”)
图/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李森 刘杨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