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

应急语言服务成立“国家队” 2022年04月29日

新华社北京4月28日电 紧张的抗疫时刻,面对说方言、讲外语或打手语的居民,听不懂的“大白”们该如何应对?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28日在京成立,这样的沟通难题,从此有了“国家队”协助。

中国有七大方言区,许多地方“十里不同音”;世界上的语言更是种类繁多。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的主要业务,便是针对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和国家其他领域重要工作中急需克服的语言障碍,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汉语方言、手语、盲文、外国语言文字等方面的语言服务。它是在教育部、国家语委指导支持下,由北京语言大学等29家单位共同发起成立的。

谈及应急语言服务的重要性,中国聋人协会主席杨洋举例说,文化程度不高或年纪比较大的听障人群遇到紧急情况时,经常由于外表健全而被忽视。此时若能提供简明扼要的应急手语服务,对于他们避险求助至关重要。

怎样得到服务团的帮助?北京语言大学语言资源高精尖创新中心首席科学家、国家应急语言服务团秘书长李宇明介绍,应急处置工作启动时,只要当地政府提出申请,服务团就将在相关部门指导下发起应急语言服务,提供技术、资源支持和必要的人力支援。

我国的应急语言服务是在抗疫过程中发展而来的。2020年初全国各地医护人员驰援湖北时,就有人提出听不懂湖北话的问题。有关部门紧急编写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其微信版上线72小时访问量达16554人次。

记者看到,薄薄一本方言通,涵盖了湖北9地方言,共有诊疗常用语句、诊疗常用词汇200多个,每个对应语句、词汇都以普通话、方言和音频二维码分别标识,使用十分方便。

教育部副部长、国家语委主任田学军表示,接下来要建立健全专家储备使用和服务保障机制,加强相关语言资源、语言标准的建设及产品的研发和储备,编写更多种类应急语言手册,开发适用于应急支援的语言信息技术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