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16

深耕林下产业 青山变身“金山” 2022年04月27日

七星关区橙满园村生态产业成了“摇钱树”。 汪瑞梁 摄

因地制宜谋发展,青山变“金山”。

在织金县桂果镇绮陌社区,有一个林下食用菌产业园,眼下一个个“竹蛋”正从白色地膜中露出了头,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竹荪不久就会‘破蛋’而出,今年收成应该不错。”桂果镇农业产业合作联社董事长邹鸿介绍,去年该镇试种了林下竹荪300多亩,产值1500余万元,给群众发放务工费、分红资金就达200多万元。

翠色欲流的森林,不但是一道壮丽的景观,更成了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桂果镇党委委员、宣传委员康廷武介绍,该镇现有13000多亩林子,为林下经济发展筑牢了基础。通过去年试种的情况来看,林下竹荪品质好、产量高,在市场上深受青睐,收成好的话亩产值可达5万元左右。每年除务工外,辖区以林地入股合作社的群众都参与分红。

每年从栽种到采收,桂果镇林下食用菌产业园可带动群众200余人务工,绮陌社区居民陈在菊就是其中之一,“以前想不到,这树林还能成为我们上班的‘工厂’。只要勤快点,一年在家门口挣个一两万元钱不成问题。”

去年,在合作社的带动下,当地群众王厚琴利用务工过程中所学到的经验和技术,自己种了一亩竹荪,收入3万多元。“现在路修好了,我们上山务工都是坐车去,竹荪运出去卖也方便。”王厚琴说,通过自己种植与合作社务工两条路增收,他们家日子越过越好。

桃花落罢果上枝,林下“玄凤”相追逐。走进七星关区朱昌镇双堰社区,一只只精神抖擞的乌鸡正在桃园林间嬉戏、啄食,活力四射的鸡群与满眼翠色相映成趣。“忙的时候,我就通过手机查看各养殖场,遥控喂养。”饲养员邓海点开手机上的智慧养殖系统,随时可监测养殖场实时情况。

2020年4月,致公党中央派驻双堰社区第一书记潘之源通过考察,决定依托当地良好的生态环境,引进盐津乌骨鸡带领群众发展养殖,并为鸡取名为“乌蒙玄凤”。引进优质种源的同时,他决定打造集互联网、物联网、区块链和大数据于一体的智慧生态养殖基地,把数字技术植入产业。

“通过打造智慧生态养殖基地,建立产品品质追溯体系,证明我们养殖的鸡品质好,这样才能卖出好价钱。”潘之源说,现在168元一只的“乌蒙玄凤”正源源不断“飞”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居民的餐桌上。

看到养殖势头好,群众也积极参与进来。2021年,当地居民王万元跟着喂养了500羽鸡,养殖场免费提供技术,社区合作社保底回收,一茬鸡纯收入8000多元。“下一步,我准备将养殖规模扩大到1500羽。”王万元说。

目前,该社区林下养殖的“乌蒙玄凤”年出栏达4.6万羽,产值550余万元,带动50多户居民增收致富。

2021年,毕节大力推动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完成林下经济利用森林面积378.85万亩,实现产值49.37亿元,惠及群众27.68万人。其中林下种植利用森林面积72.36万亩,实现产值11.31亿元;林下养殖利用森林面积130.94万亩,实现产值8.68亿元。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毕节已有发展林下经济的党支部领办村集体合作社350多个,带动2万余户群众增收。

“林业产业一头连着‘百姓富’,一头连着‘生态美’,是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桥梁和纽带。”毕节市林业局党组成员、副局长糜小林表示,近年来该局深入践行把毕节建设成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的使命,在不断加强森林保护的同时大力推动林下经济发展,让更多群众“因林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