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40

建好队伍 凝聚乡村振兴“向心力” 2022年04月26日

暮春四月,垂柳挂绿,菜花飘香。在三穗县瓦寨镇调洞村柑子院420亩油菜基地内,来自周边县城的游客畅游花海,拍照打卡。难以想象,这个远近闻名的“网红村”三年前还是个村居环境陈旧、经济发展滞后、基础设施脏乱差的穷山村。

“自从黄书记来我们村帮扶,村里开始大变样。现在出行方便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村子也变漂亮了。但黄书记越晒越黑,一点都不像城里人了。”提起驻村第一书记黄勇,调洞村的群众赞不绝口。

驻村一年以来,黄勇积极申报项目,建成精品水果展示园40亩,打造油菜花海420亩,吸引各方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达5300人次。调洞村柑子院成功入围州级特色田园乡村示范点,黄勇用实际行动赢得了村民的认可。

乡村强不强,关键在“头羊”;乡村要振兴,干部一线倾。黔东南州始终坚持把乡村振兴一线作为培养锻炼干部的主战场,感召、引领、激励更多年轻干部奔赴乡村振兴一线。

同时,严格按照“四个不摘”要求,强化村级班子队伍力量,向原建档立卡贫困村、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村)、省州县三级规划建设的特色田园乡村·乡村振兴集成示范试点村、全国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等五类村(社区),选派5645名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驻村,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精心设置课程,有针对性、实效性地进行岗前培训,做到因人择村、因村派人,有效实现供需对接、精准派驻。深入推进“寨管委”乡村治理工作机制,以自然寨为单位,组建自然寨管理委员会4836个,配备“寨管委”委员26043人,专门负责抓好本自然寨的政策宣传发动、环境卫生整治、社会综合治理、公益事业发展、乡风文明建设等工作,农村社会治理能力得到不断提升。

为适应当前乡村振兴对知识型、经营型村干部的需求,黔东南州大胆探索、多措并举,把10870名优秀农村致富带头人、大中专毕业生、退役军人、外出返乡能人等选拔进入村(社区)“两委”班子。同时,健全“选、育、管、带、用”五位一体机制,换届后2435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中,高中及以上学历占91.71%,比上届提升了38.90%,平均年龄39.2岁,比上届下降了5.47岁,实现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学历、能力、报酬、年龄“三升一降”目标。针对换届后一批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走上新岗位的实际情况,突出实战化开展履职能力培训,目前已累计培训村(社区)“两委”干部8602人。大力实施村(社区)干部及村级后备力量学历提升工程,对全州1907名村(社区)干部和村级后备力量的学历进行了提升,一批懂政策、懂市场、懂科技、懂管理的村干部将脱颖而出,激活乡村“人才活水”。

值得点赞的是,黔东南州深化人才工作“三名工程”、拔尖乡土人才“双百计划”,完善“银匠”“绣娘”“歌师”等非遗传承人保护机制,挖掘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优育好村级力量,该州累计评选命名两批“名人才”2263名、培养拔尖乡土人才1700余名,并通过搭建引才平台,支持和引导专业技术人员到贫困地区引领创办企业服务乡村振兴。黎平县出台若干措施,引导各类优秀干部人才“下沉”,并选派优秀人才深入农村开展“名师支教”“送医下乡”“科技服务”等服务活动。三穗县打破学历、资历和体制内外限制,通过“揭榜挂帅”,面向高校毕业生、离退休人员、农村致富带头人、外出创业成功人士、高校科研院所专家学者等,拓宽引才用才新途径,凝聚振兴人才强大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