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字为要,这是一道基础题。推动城乡建设绿色发展,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必由之路。
截至目前,全省共建成城市(县城)生活污水处理设施250座,设计处理能力达508万立方米/日;建成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109座,设计处理能力达32154吨/日,其中焚烧处理设施36座,焚烧处理能力达到21210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占比从2015年的26%提高到了65.9%,正逐步形成以焚烧为主的生活垃圾处置体系。
农村环境“垃圾围村”也渐成历史。据悉,全省共有乡镇1148个,截至目前,共建成乡镇垃圾转运站1107座(其中50个乡镇采取共建共享模式、31个乡镇采取直收直运模式、1个乡镇建有小型焚烧处理设施),全省1148个乡镇全部具备生活垃圾转运能力,全省范围内配置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12.2万个、垃圾清运车5953辆、乡镇转运车1007辆,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行政村覆盖率达100%,基本建成了“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收转运处置体系。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是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的必答“命题”。截至2022年3月底,全省1148个乡镇,已有910个乡镇具备生活污水收集处理能力,建设处理规模84万吨/日,建成管网约7600公里。其中,833个镇已有832个镇建成(黎平县地坪镇因地处洋溪水利工程淹没区,暂缓项目实施);315个乡建成78个生活污水处理设施。
在节能减排背景下,发展绿色建筑成为大势所趋。其中,加强磷石膏资源化利用,是我省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一次生动实践。2018年以来,为落实省委、省政府“以渣定产”决策部署,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在建设工程中积极推广应用磷石膏建材。经过不懈努力,2019年磷石膏建材全年消纳磷石膏84.4万吨;2020年磷石膏建材全年消纳磷石膏163.5万吨;2021年全省磷石膏建材消纳磷石膏226.86万吨;2022年全省磷石膏建材消纳目标为338万吨。磷石膏建材使用范围已覆盖至全省各县(市、区),项目应用数据上升明显,市场接受度逐渐提高。2021年全省申报专项奖补资金的项目共计72个,金额为361万元。
在装配式建筑方面,省住房城乡建设厅组织开展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产业基地及示范项目的申报评选,积极培育省级示范。截至目前,已培育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城市1个(贵阳市),省级产业基地10个,省级示范项目49个。同时,积极争取国家支持,目前我省共有7家国家级装配式建筑产业基地。
在绿色建筑方面,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等四部门联合印发《加快绿色建筑发展的十条措施》,印发《关于做好绿色建筑标识管理工作的通知》,建立我省绿色建筑标识评价制度,每年分解目标任务并按季度通报目标完成情况。由2019年全省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为37%,提高到2021年的68.48%,连续三年逐年提高占比,2022年计划目标为全省绿色建筑占城镇新建建筑面积比例70%。今年,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将编制发布《贵州省城乡建设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稳步推进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