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容洋溢在七星关区柏杨林阳光实验学校孩子们的脸上。
“如果没有国家资助,我不可能通过职业学校学到一技之长,也不会有自己开店的这一天。”
来自赫章县河镇乡一个小山村里的苗族男孩王学礼,初中毕业后选择外出务工,由于自幼喜爱音乐,一人打三份工的他,一边打工,一边到琴房练琴,还到酒吧卖唱。后来扶贫工作队员劝返回来读中职学校,他勤奋好学,圆满完成了学业,并利用在中职学校学到的音乐知识和技能,成功开办了属于他自己的“艺达乐器店”。
五年来,毕节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发展职业教育为突破口,不断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走出了一条欠发达地区职业教育率先发展、支撑发展、特色发展之路,为建设人力资源开发高地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个优先”夯实职教基础
“优先保障建设用地,优先保障建设经费,优先保障政策支持。”“三个优先”让毕节市职业教育大步向前强势迈进。
2016年,毕节市按照“科学规划、资源整合、优化布局、共生共享”的理念,在全省率先建成金海湖职教城。
水天相接,鸟语花香,金海湖畔这一片职教改革的先行地和职教发展的新高地,总建筑面积127.66万平方米,一期建设用地2418亩。目前,已有毕节职业技术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等6所职业院校入驻。
在职教城这一“火车头”的带领下,毕节职教加足马力,向前飞奔。毕节市规范和发展社会力量举办民办职业教育,为让民办职业院校与公办职业院校享有同等法律地位,享受政策支持。全市现有贵州工贸职业学院、黔西市水西中等职业学校、织金县精诚中等职业学校及贵州省毕节彝文双语职业学校等4所民办职业院校,初步形成公办、民办、民办公助互补的多元办学的格局。五年来,毕节市投入职教建设资金48.5亿元。
——“四个坚持”提高人才质量
毕节职业教育以重内涵、提质量为抓手,“四个坚持”促进职业教育水平提升。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多元育人体系。
毕节市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校行、校企多元育人体系。充分利用川黔合作、黔渝合作、筑毕合作平台,整合各种教育资源,举办“毕节班”“威宁班”,扩大招生规模。扩大毕深、穗毕、黔渝、川黔联合招生、合作办学规模,将部分生源输送到东部发达地区获取优质职业教育资源。借助东西部协作,开展“2+0.5+0.5”“毕节院校+广州院校+广州企业”的三学段递进多元育人。
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与贵州拓海生活服务(集团)有限公司共建“拓海学院”。毕节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成立跨境电商学院,成为省内首个开设跨境电商专业的院校,探索校企合作办学模式,创新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毕节职业技术学院与广州越秀集团在国家5A级景区百里杜鹃共建全省首家校企融合国际性酒店,融合国际化管理标准,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行业骨干力量和从业人员。
——创新发展加速扩容提质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经过多年努力,毕节市积极抢抓机遇、夯实基础、发展内涵,职业院校办学能力显著提高,规模质量效益不断提升,全市现有中职学校15所,高职高专5所,初步构建起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体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形成了以金海湖新区职教城为发展中心,以各县(市、区)职业学校为基础节点的“1+8”职教区域布局。
累累硕果,催生新的动力。
展望“十四五”,毕节市职业教育将坚持“面向市场、服务发展、促进就业”发展方向,以“扩容提质、增值赋能”为主线,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教育和多样化教育的新需求,为建成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站在新的起点,毕节教育再提新要求、谋划新格局,继续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以实干作答,在“新”上寻思路,“实”上下功夫,“效”上要质量,把“努力办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做深、做实,努力推动毕节教育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
(本版图片由毕节市教育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