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杨柳)4月24日,在赤水市复兴镇风溪村的大山里,伐竹声此起彼伏。与以往的砍伐方式不同,村民们将原有竹子全部砍完,随即再种下新的竹种。
“西风竹都砍掉,种下新的绵慈和硬头黄。新品种每年的亩产量要高出500公斤,按照现在的竹子切片价格,群众每亩可增收240元。”村党支部书记邹国建告诉记者,风溪村正逐步以高产竹替代低产竹的方式增加竹农收入。
风溪村地形陡峭,耕地有限,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地形地貌,产业发展只有围绕满山竹林做文章。
该村村支两委多次组织班子成员、林业大户到各地考察和学习先进的竹林抚育、管护经验。“走出去收获很多,回村我们也没有盲目照搬,而是决定结合实际,以高产代替低产,逐步替换退化林的方式增加竹片产量。”邹国建说。
当前,该镇已有4000多亩的林地正在通过换种、间伐替代,逐步将低产杂竹替换为高产竹种。
“我们还引进了雷竹、麻竹等食用笋进行试种,对现有的楠竹林、杂竹林进行优化抚育换种。围绕林下资源做文章,围绕竹产业各环节进行再优化、再巩固、再探索,目的只有一个,让乡亲们的腰包鼓起来。”复兴镇党委委员、人大主席周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