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山—— 多措并举 培育“生态银行” 2022年04月15日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尚宇杰

“刺梨种植这条路走得太对了。我们这里的土地大多都是石旮旯地,之前,只能种植包谷,忙活一年也只能解决温饱问题。”近日,在黔南州龙里县谷脚镇茶香村,村民李明权告诉记者,以前村民最怕下雨,因为土层薄,雨水一冲,包谷就随着泥水流到山脚下。

“如何将石旮旯变成致富地,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们很久。后来,在州委、州政府的指导下,我们改种刺梨。”茶香村相关负责人说,刺梨属于浅根系蔷薇科植物,4年左右就可以成林挂果,单株根系覆盖面可达3平方米左右,生态环境治理效果明显好于其他农作物和一些乔木。

“自从发展刺梨种植以来,不仅生态环境越来越好,我们的收入也明显增加。现在,一到刺梨成熟季节,收购商就主动上门收购。”李明权说。

黔南州是典型的喀斯特山区地貌,农业生产条件较差。如何转变发展方式,提升发展质量,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银行”?是该州多年来一直思考的问题。

近年来,在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政策举措支持下,当地多措并举加强生态管理,划定生态红线管控区域,长江珠江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资源保护、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等林业生态工程取得突破性进展。

“我们大力推进山区的石漠化综合治理和宜林荒山造林工作,特别是因地制宜发展刺梨种植,更是在让生态环境持续变好的同时,为群众拓宽了致富路。”黔南州林业生态工程建设中心主任田华林表示,目前该州刺梨种植面积61.7万亩,涉及农户9.1万户29.64万人,并建成贵定、龙里两个刺梨聚集加工产业园区,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