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菁 肖万宁
为了更好地打出贵州文化名片,突出学校办学指导思想,贵阳学院部分专业尝试开设了地方特色文化课程《贵州地方文化》,在学校课程思政建设体系下,课程中充分融入贵州地域特色思政资源,打造地方特色课程思政新亮点,以达到培养学生“立足贵州、了解贵州”“热爱贵州、留在贵州”“扎根贵州、服务贵州”的递进式教学目标,增强学生在课程中接受思政教育的真实感、亲近感和获得感。
挖掘“近距离”思政元素。贵州地方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兼具地方特色,贵州地方文化中以长征精神为代表的红色文化、以生态文明为代表的绿色文化、以三线建设精神为代表的黑色文化、以白酒产业传承发展精神为代表的白色文化,都蕴含了丰富的思政元素。在课程专题教学中贵州悠久历史文化传递了敢于开拓和继承发扬的精神,贵州思想文化折射了“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精神,贵州民族文化体现了文化自信及和谐包容的精神,贵州红色文化凸显了敢于斗争、不畏艰险的长征精神,贵州山水文化传递了人和自然和谐共处的理念,贵州审美文化给予学生的是正确的审美情趣,贵州建筑文化体现了精巧细致的工匠精神,贵州节庆习俗文化传递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和国家认同,贵州饮食文化展现了兼收并蓄和因地制宜等等,将这些身边的思政元素融入地方特色课程中,将思政教育贯穿于课程始终,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近距离”思政元素的价值,让学生感受到思政教育并不遥远也不陌生,在寻找挖掘中达到立德树人的良好效果。
配合“立体化”教学方式。贵州地方文化中的思政资源内容丰富,类别多样,结合特点,配合多种教学模式嵌套的“立体化”教学方式,在课程中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融入思政元素,不再让思政教学内容枯燥地停留在书本上和老师口中。课程以“专题式”教学模式为总框架,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由教师带领学生走进博物馆了解地方历史,树立正确三观,确立人生航向;走进名人故居了解“人、物、事”,体会“精、气、魂”;走进专门性剧院,听戏剧,悟文化,立自信;走进贵州红色文化地区,走红色实景、看红色经典、听红色故事,坚定理想信念。同时课程结合理论指导,在“体验式”教学的基础上开展“翻转式”和“研究式”教学,课程由教师合理运用相关思想政治理论导读和点评,将授课内容开启和升华,课程主体部分由学生在授课教师引导下自主完成,改革教师“一言堂”教学模式,教师身份由主讲人变为引导人,运用“翻转式”教学模式授课,将学习知识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同时在课程设置中,做好理论基础、研究思维和研究方法的铺垫教学,引导学生发现身边文化现象和思政资源,以马克思主义哲学为指导,运用相关专业知识开展文化研究和思政内容的探究。
辅以“多元化”教学资源。贵州地方文化中的思政元素散见于各类事物之中,授课教师在发现归类后用于教学引导。该课程的思政内容教学立足文本资源,配合线上资源,辅以特色实景资源,据此建立起一个半开放的多样化教学思政资源库,便于课程教学中的调用。关于贵州历史文献的阅读有助于引导学生“读史明智,知史鉴今”,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做历史唯物主义者;关于贵州专门性研究著作的阅读有利于引导学生用科学理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和研究问题,文本资源中的思政元素在阅读中得以发现挖掘,在理解中得以内化升华。信息技术的普及丰富了线上资源,各类在线课程、视频资源、新闻报道中蕴藏着优质的贵州特色思政教学资源,合理利用线上资源,找寻贵州特色思政元素,了解发展中的贵州事,与时俱进动态开展课程思政建设。极具地方特色的实景资源中包括各类特色博物馆,如贵州省博物馆、贵州民族博物馆、贵州三线建设博物馆等;各类纪念馆,如遵义会议纪念馆、息烽集中营革命历史纪念馆、贵阳图云关抗战纪念馆等;各家博览园,如贵州农业博览园、贵州绿色博览园、贵州中国茶文化博览园等;名人故居,如王若飞故居、邓恩铭故居、黎庶昌故居等;还有各具特色的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非遗文化体验馆,将这些丰富的特色实景资源分类融入课程各专题教学中,实现视觉、听觉、感觉等多模态的思政元素呈现。
实现“递进式”教学目标。通过融入贵州地域特色思政资源,推动地方特色课程思政建设,激活地域特色思政基因,达到“递进式”的教学目标。首先是“立足贵州、了解贵州”,运用好近距离思政元素,激发学生学习活力,帮助学生建立文化自信,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其次是“热爱贵州、留在贵州”,通过课程中地方特色思政元素的发掘梳理,效仿贵州先贤榜样,坚定理想信念,留在贵州,助力贵州发展;最后是“扎根贵州、服务贵州”,通过课程中地方特色思政元素的整合升华,激起学生扎根贵州的爱国爱家情怀,怀揣梦想,蓄势发力,为服务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的“黄金十年”贡献力量。
将贵州地域特色思政资源像养分一样输入地方特色课程中,配合“立体化”教学方式,辅以“多元化”教学资源,实现“递进式”教学目标,《贵州地方文化》让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学习中领悟、在领悟中认同、在认同中践行,最终实现服务地方的教学目标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作者单位:贵阳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