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友昌 安静
新国发2号文件是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更是贵州地方高校千载难逢的机遇。我们要主动担当作为,将文件中的战略安排转为具体的行动措施,推动地方高质量发展。
锚定转型发展
转型到服务贵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上来。高校应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和国际交流与合作等全方位进行深度转型,服务贵州在新时代西部大开发上闯新路、开新篇,为建设百姓福、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发挥地方高校的功能价值。
转型到新时代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突破口。贵州地方高校要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加快推进地方高校在教学科研的转型中改革发展,将专业设置、课程建设、教育教学、科技研发与产业、行业深度交融,坚持走产教融、校企合作发展之路,扎实开展校企、校校、校政、校地合作,将办学植根于产业链的发展中,实现地方高校办学与现代化发展交融互嵌。
转型转到培养应用型人才上来。培养应用型人才是贵州地方高校的初心使命。乡村振兴需要大量应用型人才作为支撑。新时代,国家高质量发展,地方产业转型升级,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等倒逼贵州地方高校必须转到应用型人才培养上来。
转型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时代背景下,贵州地方高校要大力开展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打通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通道,增强贵州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提升学生就业创业质量。
明确办学定位
培养担当民族大任的时代新人。高校要从理念和实践上进一步厘清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性问题,立足于地方和国家的需求,主动从新国发2号文件的战略部署中去寻求发展新机,将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始终贯穿于全员、全程、全方位的“三全”育人中,厚植爱国情怀、家乡情怀,培养用得上、留得住、下得去、有担当、勇拼搏的时代新人。
正视地方高校所处的坐标位置。要立足贵州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向进一步明确应用型高校的类型定位,遵循高等教育发展规律,按照贵州做特地方高校的战略定位,结合国家对应用型高校的建设和评价要求,将新国发2号文件的战略部署转化为推动贵州地方高校具体行动,科学定位,精准定位,特色发展。
坚守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贵州地方高校要结合新国发2号文件新要求,永葆地方办学根脉,坚守应用型办学之道,做足地方性文章,扎根贵州大地办学,回归大学的本质职能,真正做到“四个回归”:回归初心,倾心培养建设者和接班人;回归常识,围绕学生刻苦读书来办教育;回归本分,引导教师潜心教书育人;回归梦想,倾力实现教育报国、教育强国梦。
抢抓发展机遇
主动对接结对帮扶部属高校。新国发2号文件明确了“推进部属高校结对帮扶贵州地方高校”的要求,贵州地方高校要主动对接部属帮扶高校,从情感上和工作事业发展上在内涵软件上积极寻求帮扶,在互派干部挂职、教育教学管理、教师进修和支教、联合培养本科生、硕士博士单招计划、高水平科研协同创新等方面深度合作,借力发展,提升贵州地方高校服务西部大开发的能力和水平。
积极争取省部共建和建立省部协同创新中心。贵州地方高校要创造条件、夯实基础,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和支持下,主动对接国家部委进入“省部共建贵州地方高校”,扩大发展空间。要结合贵州产业和科技发展实际,面向科学前沿、面向文化传承创新、面向行业产业和面向区域发展与国家相关部委共建创新中心,服务新时代贵州产业科技的发展。
稳步扩大研究生培养规模。首先是构建研究生培养的平台,按照国家“三年一增列”的要求,夯实办学条件,加强学科建设,争取国务院学位办的支持,增加贵州地方高校硕士学位、博士学位授予权单位,做大硕士、博士学位授予点总盘子。其次是增加研究生招生数量,一方面积极争取国家向贵州地方高校增加研究生招生计划,另一方面依托部属帮扶高校增加单招硕博计划数量。
(作者单位:贵州工程应用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