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

追忆峥嵘岁月 走进逐梦时代 —— 赏大型情景交响合唱《遵义会议组歌》 2022年03月25日

王伶俐

《遵义会议组歌》由序曲、上篇、中篇、下篇和尾声5章共11首歌曲组成。序曲和尾声分别由《湘江怒歌》和《初心永恒》两首歌曲组成;上篇《挺进黔北迎曙光》、中篇《伟大转折响惊雷》和下篇《英勇向前启前程》分别有3首歌曲,一共9首歌曲组成。它们分别是《还我一片艳阳天》《强渡乌江》《丰乐桥上红军到》《群龙得首自腾翔》《山顶有朵美丽的红云》和《跟着毛泽东奔赴新战场》《马灯闪闪》《向北方》等。组歌聚焦遵义会议这一伟大历史转折及其前后波澜壮阔的系列历史事件,挖掘背后蕴含的伟大精神。

《湘江怒歌》结合舞台表演、交响乐震撼效果以及简短、急促、工整的歌词、男女铿锵有力的混唱,将红军突围的艰难展现出来:“山崩 地裂 雨暴 风狂;围追 堵截 血影 刀光”,通过两组没有标点符号的主谓短语的一系列罗列,向观众展示红军突围过程中的无比艰难、湘江战役的惨烈和取得胜利的不易。“路漫漫 向何方 路漫漫 向何方”则运用两个复沓的手法,将湘江战役后中央红军的心理焦虑和对前途的思考以及何去何从的徘徊淋漓尽致地展现在观众的面前。

《一支队伍进山寨》却很好地向观众演绎了红军所到之处是如何用自己的行动温暖老百姓的心。你听:“一支队伍进山寨 八角帽 稻草鞋”“翻山越岭来到 我们的山寨 不抢粮食 不抢钱财”“一支队伍进山寨 赶虎来 打狼来”……这就是老百姓的心灵高歌。在老百姓的支持下,红军强渡乌江,激战娄山关等,取得一个又一个巨大的胜利,谱写了中国革命战争史上惊心动魄的英雄壮歌。中篇《山顶有朵美丽的红云》主要向观众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18岁的红军小战士为掩护百姓生命永远定格在18岁的年龄上,他的死却换来了老百姓的生,老百姓将小战士埋葬在红军山上,成为老百姓口中的“红军菩萨”是山顶上那朵“美丽的红云”。

第四堵墙是戏剧的一种间离演员和观众的艺术手法,使舞台和观众席泾渭分明,空间阻隔效果明显,但却让观众的情感释放一定程度上受阻。歌曲《马灯闪闪》就打破第四堵墙的间离效果,将舞台交响乐团、演员、歌者和现场观众纳入一个时空场域内,使整个剧院形成了一个广阔的大舞台,所有的故事皆有演绎,观众除了拥有看的身份,还有参与到舞台故事的角色中,感角色之情而情,达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大美之境。首先,舞台屏幕上闪现“小小的山村夜深深 狭窄的小道上 你提着一盏马灯”歌曲用三个意象:夜里的小山村、小道上和提着马灯的你,通过歌者舒缓地深情歌唱,观众的心里就会想象到星星之火的微弱,接着从舞台的右侧跑出一个擎着亮闪闪马灯的演员,孤独地站在舞台中央,歌者继续唱着“用这信念的火种 将真理照亮 无惧这夜有多长 风有多冷 啊 风有多冷”,与此同时舞台左右两侧分别跑出8个演员怀抱着没有点亮马灯的演员,他们一起围着闪闪的马灯,一下子,8盏马灯亮了,16盏,32盏,64盏……数不清了,移动的马灯不仅从舞台左右两侧涌出,也从观众后面左右两侧的通道间涌向舞台,在移动的马灯汇聚的时候,歌者的声音、交响乐的伴奏由低沉转升到高亢,演员的表情由凝重到欢快,舞台大屏幕上的光也开始大片闪耀着金光,其中闪耀红色的火焰,瞬间形成红黄色的光影的大海,淹没了黑暗!而观众席的每一排,都有几盏马灯闪耀其间,光影此起彼伏,观众皆身处灯中,不知身处何处,只感觉心灵受到巨大的震撼与冲击,正在迷惑时,会场所有的照明灯亮了,此时,第四堵墙成功被打破,观众和舞台的间离效果被拆除,在光影声的召唤下,观众的情感意识流向歌曲主题:舞台、交响乐团、歌者、演员和观众皆在一个情感空间里沉浮,一起向光明追去!除了《马灯闪闪》外,《向北方》《初心永恒》等歌曲也有此艺术效果,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总之,大型情景交响合唱《遵义会议组歌》以传统交响乐的魅力,贵州民族特色音乐元素,创造性融合情景表演,让观众在艺术的享受中再次获得红色精神的洗礼,感受到红军的力量、革命的力量、中国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