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

兰花幽香诗韵远 2022年03月25日

■ 王沾云

清晨的阳光,透过窗玻璃,斜射进屋,用明与暗的强烈对比,用光与影的自然组合,将屋子映衬成一幅意境曼妙的图画。

一钵自然得体的兰草,将图画点缀得诗意盎然。

那钵兰草摆放在窗台上,叶片疏密有致,叶形细颖修长,叶间穿插交织,叶姿收放自如,叶态曲卷飘逸。

兰草无花,自带仙气。

经过斜照阳光散射的柔光渲染,兰草更显仙风道骨的洒脱和雅致。

经过明与暗的交融,光与影的相交,红与绿的相配,一钵飘逸的兰草,顿时让整间屋子变得仙气氤氲。

是的,兰草天生自带仙气。

正因为如此,无论生长在何处,兰草都显得气度不凡。

为草当作兰。

这是唐代诗人李白的慨叹。诗仙的慨叹,仙气飘然。诗仙慨叹的兰草,也是仙气飘然。可以想象,诗仙手捊长须面对一钵兰草吟诵“为草当作兰”的情景,是何等的雅致。

春兰若美人。

这是宋代词人苏轼的赞叹。豪放的苏轼,行走山水之间,面对“大江东去,浪淘尽”的壮阔情景,突然发出一声“春兰若美人”的赞叹,让人无法想象,这株兰草是如何的美艳如仙,是如何的仙气飘然。

我的这钵兰,叶片飘逸,即便没有什么衬托,也是仙气飘然。

与这样一钵仙气飘然的兰草相伴,心境自然也开阔了许多。

面对在光影交融明暗相映中飘然如仙的兰草,耳际边骤然响起孔子穿透几千年的吟兰声音——

不以无人而不芳,不因清寒而萎琐。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这,是孔子赞美兰草的声音,更是孔子教诲我辈如何做人的嘱托。

是的,无论人生如何沉浮,为人处世都始终要做到——

气若兰兮长不改,心若兰兮终不移。

如此,便能把平淡的日子过出一种“坐久不知香在室,推窗时有蝶飞来”的惊喜和诗意……

兰花如美人,她总是以亭亭玉立、刚柔兼具的形姿,给人以高雅、纯洁、美好的精神享受。

兰花是君子,她生于深山、隐于幽谷,始终不以无人而不芳,自古以来都被视为大德君子。

明初诗人张羽的一首《咏兰诗》,既把兰花的美人形象描绘得形神兼具,又把兰花的君子品格刻画得入木三分——

“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

“能白更兼黄”一句,用一个“兼”字,形象地描绘了兰花无与伦比的白黄兼容之美。“无人亦自芳”一句,用一个“自”字,自然而然地从描绘兰花的色彩过渡到赞美兰花不为虚名的淡雅情操。“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两句,通过兰花凭借区区之心容纳散之不尽的香气,比喻谦谦君子对社会所求不多,却甘于持续不断地把自己的人生与才华默默地奉献给社会。用兰花的清幽、纯和、持久之香,比喻君子不求索取只求奉献的高尚品格。

兰花之美,美在兰花具有的君子之德。

明代诗人刘伯温的诗作《兰花》,通过描绘兰花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超脱洒意、与世无争的心性,表达了诗人要像兰花一样洁身自好、志向高洁,不随波逐流、不同流合污,哪怕是孑然独立也依然芬芳自信的君子情怀——

“幽兰花,在空山,美人爱之不可见,裂素写之明窗间。/幽兰花,何菲菲,世方被佩资簏施,我欲纫之充佩韦,袅袅独立众所非。/幽兰花,为谁好,露冷风清香自老。”

观兰花之美,不禁赞叹兰花之德。

兰草身为草而不甘平庸,几脉绰约多姿的叶片,形骸仙风道骨,足以高洁淡雅几个春秋。

兰花虽无骨却绝不靡弱,几枚幽香馥郁的花朵,无论历经多少风霜雨雪,依然清香如故。

兰草不恋世间纷扰,能够面对诱惑始终保持真我。

兰花不眷凡尘浮华,能够在心灵躁动时始终澄静。

赏兰花之美,贵在修炼兰花之德。

只有练就一颗平静淡泊的心,拥有一个澄静恬淡的心境,才能做到事无所祈、情不旁顾,最终修成兰花一样“能白更兼黄,无人亦自芳”的情操,修成兰花一样“寸心原不大,容得许多香”的品格,修成兰花一样“袅袅独立众所非”的气质,修成兰花一样“露冷风清香自老”的气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