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周雅萌
一个不足5平方米的小店,靠着独门手艺,享誉贵阳街边美食界13年。
食客们说,她卖的臭豆腐,香遍了大街小巷。
3月22日13时,本应过了午饭点,但在贵阳市南明区蔡家街一侧的“胖姐油炸臭豆腐”店前,依旧是队排长龙,生意火爆。
眼前这个手脚麻利的中年女性,正是胖姐。炸豆腐、放佐料、搅拌打包,一招一式间,一碗诱人炸豆腐,就快速递到了客人手中。
“下一位,要哪样?”胖姐边询问、边制作,手上功夫一刻不停。
小店里,两名员工忙着制作豆腐圆子、蒸土豆,炸豆腐,胖姐则负责核心的调味步骤——掌勺拌辣椒。
一张桌子,工具齐全紧凑:剪刀、漏勺、夹子,用来炸取臭豆腐;6个不锈钢碗,依次装着辣椒油、萝卜丁、香葱、折耳根、黄豆、香菜。
分工明确、各司其职,效率自然高。“慢了客人难得等嘛。”胖姐说。
油锅里,数十块豆腐并排煎炸,滋滋声响起,豆香四溢。豆腐炸至金黄,捞起锅边滤油,几乎没有停歇的空档,新鲜热乎的臭豆腐刚一定型,就被胖姐夹入铁钵,佐以丰富辅料快速搅拌。
“我们家只卖臭豆腐、豆腐圆子和洋芋三种东西,一份6元,可三选其二。”胖姐说,因为要准备食材,一般是早上11点开门,多时一天能卖五六百份,卖完收摊。
开业十多年来,她亲眼见证了旁边的门店换了一批又一批,而自己凭借一身手艺,在竞争激烈的小吃市场站稳脚跟。
问及生意秘诀,胖姐很自豪:豆子一定要自己磨,辣椒配比炒制也有讲究。
仅辣椒来说,必须用遵义“子弹头”辣椒做底料,其它用辣度稍低的花溪香辣椒,香油温度控制在150℃,温度高了容易糊,温度低了又炸不出辣椒香味。
不同于长沙臭豆腐,贵阳臭豆腐讲究松软金黄,臭度适中,豆香悠长,配合满勺的折耳根、香菜等拌料,形成了独有的贵州味。
“地点没变,味道也没变。”光顾了十来年的顾客说,胖姐油炸臭豆腐能在街边摊“屹立”,最关键的还是味道出彩。“一到小十字附近,就想来一碗。”
“小店自开业就没挪过地方,怕老顾客找不着。”胖姐坦言,几平方米的店面,因为是亲戚出租,价格相对便宜,房租一年3万多元。
谈起对未来的规划,胖姐说,现在什么开支都高,工人工资每月每人三四千元,但只要诚信经营,用料不含糊,味道不打折,总有顾客惦记。即便是小本买卖,也必须用心做,才能不辜负新老顾客的期待。
记者手记
每一个小店,都是城市发展的“微细胞”。激发蕴藏在小店经济内部的活力和创造力,是稳就业、保民生的重要抓手之一。
2020年7月,商务部等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开展小店经济推进行动的通知》,提出了“五年百市百家赋能企业千个小店集聚区亿家小店”的发展目标。小店经济发展迎来新机遇。
2020年9月3日,贵州印发《贵州省推进小店经济发展工作方案》,提出至2025年,培育我省的人气旺、“烟火气”浓的小店集聚区不少于100个,赋能服务企业50家左右,“产品优、服务好、环境美、营销广”为标准的特色小店不少于100个。
市场主体有奔头,民生就业有保障,经济弹性和活力进一步增强。2021年,贵州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增长13.7%,两年平均增长9.2%,商贸业发展趋势向好。
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小店经济实现更大发展,更多像“胖姐油炸臭豆腐”一样的“毛细血管”,正在回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