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成祥
展览在博物馆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可以说,博物馆展览的好坏,决定着一个博物馆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前期准备阶段应重点把握观众调查环节。贵州省地质博物馆从开工建设,到面向社会正式免费开放,总计历时8年时间。其中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时间长达1年多,通过对业内与业外、领导干部与一般职工、专家学者与普通群众、省内与省外博物馆同行等深入细致的调查,初步筛选出观众群体最感兴趣的主题方向集中在古生物化石、矿产资源、自然资源历史文化等方面,坚定了策展人对原拟选题的信心,同时也对有争议的观赏石选题进行了反思和调整。开馆短短2个月,参观人数突破20万。日常每天参观人数为2000—3000人,网上免费预约一票难求。
选题提出阶段应重点把握初拟选题和选题确认两个环节。只有价值高、观众喜爱,而且通过展览语言和手法可以实现的选题,才是一个好选题。在进行选题调研时,各方面代表一致认为“沉积岩王国”“古生物王国”“喀斯特王国”和“自然资源历史文化”应是展览的四个主题。“沉积岩王国”很难通过展览来实现,最后,我们把沉积岩方面的知识分散在古生物、矿产资源中进行表现。开馆之后,从专家学者到普通观众和中小学生都给予好评。
展览大纲阶段应重点把握展览结构。博物馆展览呈现给观众的是一个条理清晰的知识和逻辑体系,除了要注意部分、单元、展品或者展品组等外在形式上的层次结构以外,还要注意内在体例问题。我们在展览内容设计的策划过程中,特别强调以主题制为主,适当结合时间制。
展品确定阶段应重点把握展品遴选与展品组合。遴选展品时,要选取与展览主题契合度高、在同时代同品类中具有代表性、尽可能完整精美的展品。在进行展品组合时,要注意展品与展品之间的关联性、互补性和协调性,避免重复、同质、拥挤等现象。我们充分利用了前几年全省开展古生物化石调查获得的信息,结合对“一厅三局”各直属单位的走访和宣传发动,征集最具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展品,较好地解决了“展品遴选”与“展品组合”方面的难题。
延伸设计阶段应重点研究形式设计建议。无论从客观上还是主观上,思想知识内涵是否丰富,文化学术概念是否准确,内容是否吸引和感染观众,形式是否符合审美情趣,是人们对博物馆展览的评鉴标准。贵州省地质博物馆设计的是2个小时的参观线路,绝大多数观众一路参观下来并不觉得疲倦,有的甚至越发有兴致,尤其是小朋友,其中原因就是我们在规划重点内容与重点展品的摆布、展线布置、表现方式时,提出了较好的形式设计建议,使后续形式设计人员能较好地理解和贯彻策划思想,特别是在线路设计时,注重展线的韵律问题,通过张弛有度、紧舒结合的节奏来调节人们的观展情绪,提升体验度。
(作者为贵州省地质博物馆研究员、展览策划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