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七星关区 科技助力土地收益翻数倍 2022年03月22日

本报讯 (记者 夏民)同样一亩地,种玉米一年收入几千元;盖上科技大棚种黄瓜一年能收入4万元。

七星关区围绕“四新”主攻“四化”,引进九丰农业集团,修建了57个科技加持的第八代冬暖式大棚,成功让土地收益比以往种植玉米等传统作物翻了数倍。

眼下,气温回升,正是春耕好时节。走进朱昌镇小屯社区科技大棚,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映入眼帘,100余名务工群众分工明确,有条不紊地栽种黄瓜。

“4月上旬就能采收第一茬黄瓜。”基地负责人王守志介绍,通过水肥一体化系统、补光控温等智能配套设施,黄瓜的生长周期缩短了三分之一。

“通过吊蔓技术,我们一季黄瓜可以无限采摘,直到黄瓜的营养供应不上为止。”王守志说,届时将栽种第二季黄瓜,在温度最高的七八月,成熟周期可缩短至20余天。

杨玲飞是土生土长的朱昌人,她目睹了小屯科技大棚从无到有的蝶变历程。

“以前这里叫朱昌坝子,土地肥沃平整是朱昌不可多得的‘宝地’,不过因为村民没啥技术,就只能种玉米、土豆,一年到头也就几千元收入,遇到天公不作美还得倒贴。”杨玲飞说,那时候他特别羡慕电视上看到的一年四季有产出的科技大棚。

如今,杨玲飞的愿望不仅实现了,她本人通过在大棚基地务工,月工资有3000元,一年下来有3万多元的收入。像杨玲飞一样,参与大棚务工收益颇丰的村民还有很多,该基地每年稳定用工100余人,每年6个月的采摘高峰期需要用工200余人。每年发放务工工资600万元,惠及周边多个村、社区群众。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该镇积极依托东西部协作及民主党派帮扶资源,积极引进相关龙头企业,打造集蔬菜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大力发展蔬菜规模化生产,走出了一条高产、高效、优质的现代化农业转型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