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胡家林
“感谢你们及时救治,还我一个健康宝宝。”3月15日,陈女士在清镇市妇幼保健院住院35天后,母子痊愈健康出院,并向医院送上“医德高尚 仁心仁术”字样锦旗致谢。
2月8日,即将分娩的陈女士住进了该院,接近临产,但是胎动减少,分娩时,产妇宫内感染,导致新生儿出现窒息、呼吸衰竭情况,婴儿立即被送到该院新生儿科,科室主任李莹立即为其进行抗感染和有创呼吸机治疗,通过检测,新生儿还伴有肺出血、化脓性脑膜炎、败血症等16种并发症。
情况不容乐观。夫妇俩一时手足无措,考虑把宝宝转到大医院救治。李莹与产妇及家属充分沟通,称医院具备危急重症救治能力,陈女士最终选择留院治疗。她说:“现在看来,当初的选择是正确的,这里不仅设备齐全、技术过硬,服务还周到贴心。”
3月15日,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急诊科门诊收治了82岁的杨大爷,他在家突然晕倒,被医院确诊为心肌梗死。随后,他被送达导管室,主治医生立即做血管造影,3支血管病变,右冠状动脉闭塞,随即开展冠脉支架手术,手术顺利。16日下午,记者看到杨大爷时,他精神状态很好,他说:“现在医疗条件好,就医流程便捷,医生技术过硬,我这才脱离了危险。”
数据显示,脑血管病、心脏病等致死率较高,致死率排名前十的疾病导致的死亡人数占我省总死亡人数的95%。
2021年10月,全省卫生健康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要提高全省人均预期寿命,要依托省医、贵医、遵医等重点医院,针对死亡率高的疾病,补短板,加强重点专科建设。贵医附院副院长李伟说:“我院作为全省胸痛中心联盟的牵头单位,积极推进胸痛救治单元建设,依托医联体开展医疗帮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积极推动神经、心血管等重点学科建设,切实提升重大疾病救治水平。”
杨大爷们得到及时救治并转危为安,是贵州不断落实七大专项行动,提高医疗服务能力的一个缩影。
新国发2号文件提出,要实施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补短板工程,提升产前筛查诊断和出生缺陷防治、危重孕产妇救治、儿童和新生儿救治等能力。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要逐步提高心脑血管病、癌症等慢性病和肺结核、肝炎等传染病防治服务保障水平。
提高人均预期寿命,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持续推动医疗卫生高质量发展,一方面加强危重疾病救治能力,在延长患者寿命上做加法;另一方面,强化出生缺陷综合防治,在新生儿出生死亡率上做减法,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提供优质医疗卫生服务供给,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好“一老一小”,切实助力贵州群众更长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