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顾冰洁
3月7日一大早,水城区陡箐镇梅子关村村民王忠清就来到百果园巡视。“每天都要来看看才能放心。”王忠清告诉记者,不仅要观察果树的生长情况,还要注意果园防火。
王忠清是百果园的管护员。2015年,梅子关村依托地域优势和环境优势,以“三变”改革为抓手,采取“公司+农户+村集体”的组织方式,大力发展李子、葡萄、桃、枇杷等精品水果,全力打造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梅子关休闲百果园”。
“因为我有水果种植的经验,还报名参加过精品水果种植培训班,所以成了百果园的管护员。”王忠清说,在家门口有了固定的工作,每个月有1500元的工资,闲暇时还能照顾好家里。
百果园面积850多亩,种植有李子243亩、葡萄180亩、桃160亩、枇杷180亩、蓝莓56亩、石榴32亩,涉及村民415户1559人。
中午,梅子关村另一头的桃花鸡养殖场,工人们准时下班,村民马三米也放下手里的活,来到养殖场的食堂准备吃午饭。
“我家到养殖场骑车只要10多分钟,中午吃了饭我就在养殖场宿舍午休,下午2点再到场里开始工作。”马三米说。
梅子关村的桃花鸡养殖场由贵州山水黔农有限公司投资建设。2018年养殖场投产后,马三米就来到养殖场上班,月工资3000多元。目前,桃花鸡养殖场有固定工人30余人,日均需要临时工10人,为村民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村庄要发展,产业是关键。得益于村里产业的发展,还有许多像王忠清和马三米这样的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梅子关村产业的稳健发展,与水城区提出的打造“五型”村居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方案密不可分。
“接下来,我们要通过选好适宜产业、配套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条、强化技术服务、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来进一步提升产业效益。”梅子关村党支部书记李树阳说。
去年以来,水城区结合实际,提出了打造“五型”村居助力推进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思路,产业型、文旅型、康养型、工矿型、生态型村居在水城遍地开花。截至目前,已打造15个“五型”村居示范试点,其中省级示范点1个、市级示范点9个、区级示范点5个。
下一步,水城区将在规划、建设、管控上下足文章,着力突出“五型”村居内涵的同时,用好专家团队,在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结合好区位优势、资源优势、人文优势、技术优势,因地制宜编制好规划设计,特别是在规划中要注重因户施策,并收集听取群众意见,用明确的建设目标,科学的建设思路,详细的建设方案指导“五型”村居建设工作。对已经启动建设的村居,细化措施,倒排工期,列出任务图、时间表,派驻专职人员驻点驻村及时了解工作推进情况,积极沟通协调在工作推进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全力予以支持纾困解难,督促乡镇加快村居项目建设进度,确保项目尽早建成,尽快见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