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用心用情用力 写好帮扶干部的故事 —— 评李文明《北京来的第一书记》 2022年03月11日

李家禄

黔东南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李文明所著《北京来的第一书记》(中共贵州省委宣传部重点扶持项目,贵州民族出版社出版)将视点集中在“帮扶干部”这个优秀群体上,集中在解决城市与乡村二元发展模式和融合发展上,聚焦黔东南脱贫攻坚。对于彰显党领导的优秀干部群体的使命担当与奉献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与价值。

“北京来的第一书记”杨端明是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干部,从军20余年,因工作成绩突出转业留北京工作,来贵州挂职之前,曾经在吉林省通榆县挂职两年,获得“全国扶贫先进个人”称号。当贵州脱贫攻坚进入白热化阶段,单位又将杨端明抽派到贵州锦屏县挂职。杨端明没有选择留在县里,而是选择直接沉入最基层,担任龙池村第一书记。杨端明和他的同事们给龙池村的帮扶,像一股春风吹动了一池春水,给村里带来巨大变化:农村基础设施得到完善,村容寨貌变美了;基层党组织得到强化,制度得以健全,村民干劲更足了,杨端明和他的团队通过艰辛扎实的工作,赢得了村民的认可和拥戴,也受到了上级的表彰,获得了多项荣誉,其中2017年获“贵州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2018年获“全省脱贫攻坚优秀村第一书记”。

首先,在《北京来的第一书记》创作中,作家李文明发挥他所擅长的纪实文学和方志文学的创作能力,牢牢抓住时代的大主题,围绕脱贫攻坚这一国家战略来反映人物,奠定作品的主题和突出人物形象。

作家围绕杨端明从愉快地服从组织的决定,到扶贫村的选择,确定扶贫项目等,突出杨端明站在脱贫攻坚一线,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贴近基层,贴心群众的优秀事迹。如杨端明看到龙池村小学师生用冷水洗脸:“他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冬天来了还是用冷水洗脸?’这个问题引发了他深深的思考。”于是,杨端明联系了北京太阳雨公司领导到校考察,捐赠了21.6万元的太阳能热水器,解决了300多名师生冬天用热水问题。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作家站在时代最鲜活的场景上,把人物与时代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使人物鲜活起来。其内在精神品质与思想境界跃然而出,深深地打动着读者。

其次,我们所阅读的每一部作品,之所以能够长时间映现于读者脑海,在于细致入微的生动细节。作家深谙这一点,用翔实的笔触描写细节,深入到人物内心,挖掘出主人公的内在精神品质,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杨端明被派到贵州挂职之前,他已经有了在吉林省挂职两年的经历,获得了表彰,工作得到过肯定,他也超过了挂职干部的年限,按理说应当选择其他的年轻同志,但杨端明在组织谈话时,毫不犹豫接受了任务,表现了一个共产党人敢于面对困难、勇担重任的责任使命。杨端明看到龙池村水果品质好,主动提出联系卖到北京去。结果随车运至北京,其间一路艰难,颇费周折。他夫人说:“你这哪里是扶贫啊,简直是在玩命啊。”杨端明亲自上街吆喝,还说动城管划出一块地让村民摆摊卖水果;亲自带身患顽疾的女孩到北京看病等等;在他离职前,享受到帮扶福惠并深受感动的村民给他凑了一笔路费,悄悄塞进他的包里,他上了火车才告知他。杨端明分文不收,想办法让这份真情“退”到村民手中。种种细节,无不表现杨端明心里装着群众、急群众所急的共产党人的高风亮节。

再次,着力于旁证,以大量事实来证明主人公的作风与品质。作家通过杨端明妻子的语言,来表现杨端明埋头于工作的踏实作风,“杨端明是个闲不下来的人,也是个想走就走的人,长年在外,孩子怎么长大的他都不知道。”“周颖力(帮扶干部)来了以后,听杨端明跟她讲了卖水果的故事,很受感动,动员家人为龙池村捐款80万元。”“冷库建起来了……能够存放进百吨水果。”一个“80后”女孩能动员家人捐款80万元,也感动了其他更多的爱心人士,他们或捐资建村级基础设施,或帮助贫困学生。杨端明发挥了领头雁作用,年轻人则站到前台,成了扶贫主力军。

扶贫要取得实在成效,最重要的是扶志。“北京来的第一书记”就是站在一个更宏大的场景上,表现以杨端明为代表的扶贫干部与贫困乡村的相遇相知与思想碰撞,拓展思路,开启民智,让封闭的乡村、贫困的村民与现代化对接与融合。《北京来的第一书记》抓住人才与干部这一关键要素,表现了帮扶干部对黔东南脱贫攻坚所作出的巨大贡献。